从“开绿灯”到“严把关”
本报记者 周黎洁
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结束后的第2天,暨南大学舆情研究中心便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近6成广州市民给开幕式打90分以上的高分。这对于向来信奉“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的广州市民而言,实属不易。要知道,从广州市开始筹备亚运会至今,天天能见到批评。大到亚运账单,小到政府给市民发亚运短信,“挑剔”、“放肆”的广州市民说“不”的时候从不留情、毫不含糊。不仅仅是普通市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当地媒体也都在批评大军之列。
而在众人批驳的对象中,亚运账单最受“宠爱”。
亚运会开幕前夕,当地媒体在新闻发布会上问:“亚运安保总共投入20亿元,都花到哪儿去了?”今年年初,广州亚运道路改造更换花岗岩路沿石被市民痛批浪费,广东省人大代表刘江华批亚运改造工程花费是笔糊涂账;去年年底,不少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分组审议《关于2010年广州亚运会及亚残运会筹办工作情况的报告》时,对报道通篇没有涉及到资金来源和去向表示不满,“亚运会只花钱但不向人大说花了多少是不行的!”市民们在论坛上发问:“是否应该让老百姓看一看政府拿了钱是怎么花的?花得有理由吗?亚运你们还打算赚钱吗?怎么赚回来?赚回来的钱市民还要看你们怎么花!”
“钱是怎么花的?”这座中国改革最前沿的城市里的纳税人用开放的心态问出了极具市场经济意味的问题。而在这场盛会中,另一个市场经济的产物——政府采购制度也在发挥着作用,这在20年前的北京亚运会上是不可想像的。
这种不可想像,一方面是对采购信息的公开。打开中国政府采购网,可以搜索到770条亚运采购公告。广州亚运会官网上也有专门的公示窗口对采购信息进行披露。从礼仪化妆服务项目采购、环保公厕租赁采购到纸质垃圾箱采购,凡是在广州市政府采购目录以内限额标准以上的项目都要实行政府采购,按法定要求公开采购信息。从公布的中标结果可以看出,服务亚运盛世不再是国企、商业巨头们的专利,民营公司、中小企业分享亚运蛋糕的比比皆是。另一方面则是对采购权力的制衡。对于政府采购项目,广州市财政局要求亚组委完善内控制度,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办理;对超过公开招标数额,因特殊情况确需采用非公开招标采购方式的,要求报财政局审批;对特殊项目批准亚组委自行推荐3倍以上评审专家供财政局随机抽取。
记者曾就广州亚运采购两度采访广州市财政局,前后2次采访主题的变化让人记忆深刻。第一次采访时,文章的主题定为“政府采购为亚运辅设绿色通道”,是一篇立意写政府采购如何服务亚运会的报道,而当1个月后记者再次前往采访时,发现广州市财政局对政府采购如何服务亚运会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政府采购要为节俭亚运、廉洁亚运严把采购关。同样是服务亚运会,广州市却经历了“开绿灯”到“严把关”的转变,后者对于政府采购制度本质的理解和尊重远远高于前者。政府采购制度需要的正是这种理解和尊重。
责任编辑: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