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拒绝“山寨”
◎ 徐正
随着新一轮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的掀起,“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关于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开始提前热身。
长期以来,在消费市场上,李逵干不过李鬼、正宗敌不过“山寨”的情形时有发生,政府采购市场也未能幸免。前不久有媒体披露,某地曾出现假“洋品牌”中标政府采购项目的事件,为此还引出了一宗落标供应商状告政府采购部门的官司。
从政府的行为效应上看,政府机关树起购买正品的旗帜,不仅能鼓励原创劳动、最新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传播,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能发挥良好的示范和标杆作用。
从市场流通环节来看,政府采购打假是收口环节的打假,是阻止假冒伪劣产品“价值”形成的最后一道关口。通过加强政府采购过程中的审核管理和控制,可以为抵制伪劣产品进入政府采购市场建立一道防火墙。
从政府采购市场自身发展来看,一个良性的政府采购市场必然是一个由良性商品、价格和要素构成的市场。因此政府采购市场的打假关系整个政府采购市场秩序和政府采购制度的健康发展。
如何规范政府采购市场,阻塞侵权和假冒伪劣商品在政府采购市场中流通的渠道?笔者认为,首先应摸清政府采购市场中的“山寨”产品的特性。
盘点政府采购中的“山寨”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情况是明目张胆的“山寨”。表现为个别不诚信供应商图谋私利,把假冒伪劣产品混入政府采购市场,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甚至有的投标供应商还是“皮包”公司。另一种情况则是设置“山寨”陷阱。有的偷梁换柱,利用验收人员不懂技术,随意变更产品配置;有的签订政府采购合同后,以供货时间、市场价格变动等借口蓄意加价;有的则在中标后背信弃义,在安装、调试、维修等售后服务中不符合约定的要求等等。
掌握了山寨的伎俩,政府采购可以在投标阶段加大资质审查、在评标阶段严格评审、在签订合同阶段强化验收、在履约阶段加大监管力度,拒“山寨”于千里之外。
责任编辑: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