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专版 >> 专版版面全国政采新闻联播电子报 >> 昔日铁军铸忠魂 今朝沃野起宏图

昔日铁军铸忠魂 今朝沃野起宏图

栏目: 专版版面,全国政采新闻联播,电子报 时间:2025-09-08 08:21:38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昔日铁军铸忠魂 今朝沃野起宏图

——政府采购赋能江苏盐城革命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纪实

■ 本报记者 付娟

“1941年1月,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当时,重建军部的会场条件很简陋,仅一个露天的大草棚和一片空地,没有座位,参加大会的人大多数席地而坐……”在江苏省盐城市的新四军纪念馆内,纪念馆副馆长张树忠指着珍贵资料向记者一一介绍。作为全国唯一的新四军全史馆,新四军纪念馆全馆由主馆区、重建军部纪念塔、重建军部旧址(泰山庙)3个部分组成。如今,新四军纪念馆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政府采购赋能革命老区“红色传承+绿色发展”的生动见证。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记者走进盐城市,探寻政府采购如何助力这片抗战热土,蝶变为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

红色根脉:让抗战遗迹“活”起来

盐城,作为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华中敌后抗战的政治、军事和指挥中心,承载着厚重的红色记忆。多年来,政府采购持续为红色遗迹保护与红色文化传播注入动能,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你现在所在的老馆,始建于80年代,本体层高只有4米多,不适应现代布展的要求,2019年我们通过政府采购资金对新四军纪念馆全面提升改造,通过向下要面积、拓高度,将馆体建筑增高至6米左右。还有你看到的‘铁军忠魂’展、馆内升降梯等,都是在那次改造中实现的。”张树忠站在馆内,向记者介绍着新四军纪念馆的历史变迁。这座始建于1986年的纪念馆,自开馆以来已历经4次改造,累计投入超2亿元。2019年的改造投入达1.5亿元,不仅对主展馆、副展馆进行全面修缮,还升级了消防、安防、空调、智能化等配套设施,将原本设备陈旧的学术报告厅改造为可容纳大型活动的铁军剧场,新建了游客服务中心与停车场。如今,剧场内专业的LED屏与灯光音响设备,让《一件旗袍》等红色精品舞剧得以精彩呈现,成为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舞台。

随着游客数量逐年增长,传统讲解服务已难以满足需求。“以前团队参观时讲解员供不应求,散客想听讲解更是难上加难。”张树忠指着自助讲解系统告诉记者,2023年新四军纪念馆通过政府采购投入100多万元,引入自助讲解设备与导览系统,游客扫码即可获取多主题语音讲解服务,既避免了团队讲解的相互干扰,又满足了散客的个性化需求。

在科研领域,近500万元政府采购资金投入红色基因库三期工程与数字化项目二期工程,目前馆藏资料书籍与藏品已基本完成数字化工作,科研人员通过系统可快速查询所需资料,文物保护与学术研究效率大幅提升。

在展览提升方面,政府采购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7000多万元政府采购资金用于打造《铁军忠魂——新四军历史陈列》,该展览成功入选全国十大精品展优秀展览项目。

2024年9月,“民心向背决定着历史的选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新四军纪念馆馆藏革命文物巡展”启动,盐阜大众报中标此次巡展的宣传服务采购项目。“从策划到执行,我们用了近4个月时间,在8个城市开展巡回展览报道。”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深度报道部主任姚梦、外宣办主任夏恒谨向记者展示着巡展资料,“在服务期间,除了全方位报道外,还将巡展与思政课、研学活动结合,不仅取得显著社会效益,也为我们以后中标相关政府采购项目拓展了思路。”更令人惊喜的是,不少观众看完报道后专程参观巡展,并主动向纪念馆捐赠新四军相关文物,为红色史料征集拓宽了渠道。

距离新四军纪念馆不远的泰山庙,是当年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的所在地,青砖灰瓦间处处彰显着历史的厚重。盐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化遗产保护处冷海洋向记者介绍:“2023年,我们投入575.65万元,通过政府采购对泰山庙进行本体修缮与展陈提升。”改造后新增沉浸式投影、3D场景还原等现代展陈手段,游客可通过触摸屏查阅历史档案,直观感受当年军部办公场景。近年来,泰山庙通过政府集中采购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主要用于本体修缮、三防提升和展陈提升等,不仅恢复了革命旧址的完整性、保留了革命旧址的时代烙印,更以沉浸式体验让观众真切感受历史,成为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融合传播的重要阵地。

在阜宁县,红色遗迹保护同样离不开政府采购的支持。阜宁县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中心主任孙军向记者列出一组数据:2014—2016年,全县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红色遗迹保护;2018年,600多万元专项资金通过政府采购用于新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修缮;2023年,680多万元用于更新维护停翅港村新四军军部旧址;2024年,500多万元用于提升益林战役纪念馆,330万元用于阜宁烈士陵园改造。“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文物修缮、展陈升级与基础设施建设,如今全县79处红色遗存全部得到有效保护,15个以烈士命名的行政村、路、桥和学校,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鲜活载体。”孙军说。

乡村振兴:让红色村庄“富”起来

在阜宁县陈集镇停翅港村,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军部曾在此驻扎300多天,由16间茅草屋和2间炮楼组成的新四军军部旧址通过政府采购进行修缮后,黄色外墙与茅草屋檐还原了历史风貌,张爱萍将军亲笔题写的牌匾更成为“镇馆之宝”,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缅怀先烈。

“1941年7月,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军部由盐城移驻阜宁,组织各部队投入反扫荡战斗,与敌人展开游击战,相继收复阜宁、东沟、建阳等镇,粉碎了日伪军巩固其占领区、消灭抗日游击武装的企图。此后1年多时间里,陈毅、刘少奇等在此领导军民继续开展抗日斗争,指挥新四军浴血奋战……”在新四军军部旧址内,讲解员徐珊向参观者讲述着那段烽火岁月。

在革命精神的激励下,停翅港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两旁的小楼整齐排列,新四军军部旧址旁新建了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史馆及文化礼堂,红色故事墙绘、新四军标识等元素让游客刚踏入村子就能感受到浓厚的红色氛围。

这座曾因新四军落脚而闻名的村庄,在政府采购的助力下,走出了一条“红色引领、产业富民”的乡村振兴之路。

2021年,停翅港村入选中共中央组织部“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后,政府采购成为推动村庄蜕变的“催化剂”。“市委组织部、县财政均投入专项资金,加上文化与基础设施建设专项经费,我们先后实施了11个采购项目,用1年半时间让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停翅港村村支书夏照晴向记者介绍村内的道路,曾经2.5米宽的水泥路如今拓宽至8米左右,沿途路灯整齐排列,污水管网全面覆盖。“今年上半年我们成功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第八届江苏省传统村落、第二批江苏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些荣誉的背后,离不开政府采购的支持。”夏照晴说。

依托新四军军部旧址这一核心红色资源,停翅港村通过政府采购完善配套设施,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村里的文化礼堂内不仅能上演县淮剧团编排的红色情景剧《陈毅托子》,还能开展红色教育、理论宣讲、协商议事、文艺汇演等活动。“今年暑假,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和大学生来村里开展义诊、假期课业辅导,中小学红色农耕体验活动也吸引不少师生参与,红色文化正成为凝聚乡村发展力量的纽带。”夏照晴说。

如今,停翅港村红色旅游年接待量超3万人次,红色教育与乡村观光的融合,为村庄发展注入新活力。

红色旅游火起来后,停翅港村依托政府采购,探索“红农旅教”协同发展模式。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村里打造精品果蔬产业园,建设高校合作大棚,与上海交大农科院合作培育特色果蔬品种。

走进村里的精品果蔬大棚,嫩绿的水果黄瓜藤沿着藤蔓向上攀爬,果实沉甸甸地缀在藤蔓上,几位村民正忙着采摘、装箱。“这是高校为我们特别培育的水果黄瓜,口感清甜、营养丰富。”据夏照晴介绍,2024年,通过政府采购对接企事业单位、校园食堂及游客伴手礼盒渠道,水果黄瓜销量一路攀升,带动村集体经营性年收入从30万元增长至87万元。“今年我们计划突破120万元,下半年还将与盐城的部分超市合作,让水果黄瓜、福禄番茄、夏黑葡萄等特色产品入驻商超特色专区,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

如今的停翅港村,形成了“传统农业为底、特色产业增收、红色旅游赋能”的发展格局。在传统农业方面,稻麦两季种植与“停翅港牌”青蟹特水养殖稳步推进;特色农业方面,精品果蔬成为村民增收的“新引擎”;红色旅游方面,军部旧址、红色步道等景点持续吸引游客,带动餐饮、研学教育等配套产业发展。“政府采购不仅帮我们完善了基础设施,还搭建了资源对接平台,让我们能与高校、企业合作发展特色产业,村民的幸福感和‘钱袋子’收获感不断提升。”夏照晴笑着说。

停翅港村的发展是阜宁县政府采购推动“红色+”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据孙军介绍,全县按照“一题四点”规划,对停翅港新四军军部旧址、羊寨单家港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旧址、芦蒲新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益林新四军第三师师部旧址等红色景点进行修缮提升。“2025年我们计划投入1000万元,其中800万元用于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旧址修缮提升,200万元用于新四军第三师师部旧址修缮,通过红色旅游带动乡村观光、研学体验和特色产业发展,让更多老区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让红色基因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

助力中小企业:让产业升级“快”起来

在晚霞染红天际的时候,记者走进江苏悦达专用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激光切割机火花四溅,机器人焊接臂灵活翻转,工人们穿着蓝色工装在生产线旁快速组装零件。随着下班铃声的响起,工人们迅速收拾好生产设备,快步走向工厂门口。

“前段时间赶订单时,所有员工都加班加点,车间24小时不停工,现在终于能准点下班了。”悦达专用车研究院院长陈军指着一条新能源环卫车生产线介绍,这条新能源环卫车生产线是2023年通过政府采购引进的。

作为专注于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转运、道路清扫保洁装备研发制造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悦达专用车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采购的支持。“我们连续3次荣获‘全国政府采购环卫车首选车型奖’,政府采购订单占公司总订单的30%以上。”陈军说,为响应绿色低碳发展要求,悦达专用车2023年顺利完成氢燃料洗扫车、洒水车研发,其中氢燃料洒水车入选盐城市第一批创新产品目录。在智能环保领域,公司搭建智慧环卫管理平台,可实现对环卫车辆的实时监控、调度管理,大幅提升作业效率与精准度。“政府采购不仅为我们带来稳定订单,还激励我们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陈军表示,未来,公司将加快打造新能源产品全谱系,探索垃圾末端处理、垃圾制氢等领域,完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链。

盐城市作为万亿工业之城,近年来不断出台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盐城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实施,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而政府采购则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我们给中小企业留了专门的采购份额,价格评审还能享优惠,2025年上半年,全市政府采购资金达46.48亿元,91.3%的合同都给了中小企业。”盐城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管理处处长王从新说,为了减轻企业负担,盐城市还推广电子履约保函,“开函手续费最低才200元,现在已经开了352笔,帮企业减少资金占用超4500万元。”

融资难是中小企业的“老大难”问题,政府采购也给出了解决方案。“我们推出‘政采贷’,企业中标后,银行能凭中标通知书放贷,今年已经给13家企业放了27笔贷款,贷款金额超3600万元,利率最低才3%。”王从新说。

盐城市还上线了政府采购网上商城,中小企业免费入驻就能接小额订单。姚梦告诉记者:“以前企业要跑现场参加招投标,现在在网上就能接单。我们也在研究小额零星网上招投标项目,这样成本可以降下来不少。”

政策红利下,盐城市中小企业发展势头强劲。2025年上半年,盐城市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22家,增量全省第一;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875家,全省第三。在盐城市经济开发区,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9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在政府采购的支持下,正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从新四军纪念馆里的珍贵文物,到停翅港村的果蔬大棚,再到悦达专用车的生产车间,政府采购就像一条“纽带”,一头连着盐城的红色历史,一头连着老区的发展未来。80年前,这里是抗战“堡垒”;80年后,政府采购正助力这片土地以红色为魂、发展为翼,书写着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466期第4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