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实务操作 >> 实务操作(探讨)电子报 >> 中标(成交)供应商具备质疑的资格吗

中标(成交)供应商具备质疑的资格吗

栏目: 实务操作(探讨),电子报 时间:2025-05-08 20:42:08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案例看台】

中标(成交)供应商具备质疑的资格吗

■ 贾先勇 王锐 曹葆华

基本案情

投诉人A公司参与某单位组织的燃煤采购项目,该项目预算价为400万元,经评标委员会评审,A公司被推荐为中标人,中标价为326万元。公示过程中,该公司发现自己报价时运距算错,成本价远高于报价。在检查自己的投标文件时,发现自己提供的煤质检验报告中“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ar)为4760kcal/kg”,不满足招标文件“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ar)≥5000kcal/kg”“★”号参数要求,应当在符合审查中判定为无效投标文件。于是A公司以评审专家不专业、不负责,在评审过程中没有发现问题为由,向采购代理机构提出质疑,要求推翻中标结果,重新招标。代理机构收到投诉人A公司对于本项目采购过程和采购结果提出的质疑函,以A公司自身权益没有受到损害不予受理。于是A公司向当地财政部门提出投诉。

问题引出

中标(成交)供应商具备质疑的资格吗?

案情分析

本案例《招标文件》要求技术参数与性能指标为“★”号要求,其技术参数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ar)≥5000kcal/kg,带“★”的参数需求为实质性要求,需提供截至开标时间近三个月内国家认证的检验机构出具的煤炭质量检测(检验)报告全文复印件。财政部门经调查,该供应商技术参数和检测报告,其提供的煤质检验报告中“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为4760kcal/kg”,不满足招标文件“★”参数要求,应按无效投标处理。此项目评标委员会没有认真评审,代理机构没有认真复核,存在符合性审查错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的供应商,认为采购文件、采购过程和中标(成交)结果使其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依法提出质疑、投诉,这是法律赋予供应商的权利。中标(成交)供应商属于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的供应商,具备可以依法提出质疑投诉的主体资格。中标(成交)供应商质疑投诉,多涉及符合性审查,如报价存在算术错误时,评审委员会未履行澄清程序,未进行算术修正,会影响合同签订、履行。在这种情况下,该供应商尽管获得中标(成交)候选人资格,但采购过程也可能使自身权益受到损害。

但也有专家认为,供应商提出质疑的前提是“权益受损”,即采购文件、过程或结果使其权益受到损害,中标(成交)供应商已经中标(成交),其权益没有受到损害,不具备质疑投诉资格。2018年11月29日,财政部发布了687号政府采购处理结果,驳回了一家供应商的投诉,该供应商在质疑环节质疑的对象是自己,说其投标文件不响应实质要求。财政部认定,投诉人主张自己的投标文件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该事项并不涉及对投诉人自身权益的损害,不具备针对该事项提起质疑和投诉的资格。

在处理本案时,财政部门结合687号案例认为,质疑、投诉的目的是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不受侵害,本案例A供应商已取得中标资格,采购过程不导致或无法导致A供应商权益受损,A供应商主张自己的投标文件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该事项并不涉及对A供应商自身权益的损害,因此不具备质疑资格。A供应商是想通过投诉,认定评标委员会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导致采购过程违法,以达到其目的。于是财政部门作出投诉人不具备针对该事项提起质疑和投诉的资格,驳回投诉,同时作出责令代理机构启动重新复核项目的决定。

引申思考

一是合理使用质疑权利。质疑作为一种救济方式,有利于供应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推动解决采购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些供应商无论是采购公告发布,还是标书获取、采购结果公示,如果不满足自己的意愿,就“逢采必疑”,笔者认为应合理使用质疑权利,禁止通过质疑达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外的“目的”。

二是严格谨慎评审。建立采购评审全程记录留痕机制,采购代理机构可以在评审阶段向评审专家提供评审底稿,要求评审专家对供应商的打分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和签字,或者将评分表嵌入采购平台,形成可追溯的评审打分记录,提高评审专家打分的审慎性。严格按照采购文件确定的评审标准,客观公正地评审每一份投标文件,禁止评审人员脱离招标文件规定的评分标准、得分条件和投标响应内容,主观臆断地随意评分。

三是认真复核结果。评审结果汇总完成后至评审报告签署完成前,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和评标委员会应认真组织评审复核。采购代理机构可以安排两名业务人员组织开评标阶段工作,即一名业务人员主要组织开评标阶段的程序性工作,另一名业务人员对评审专家的打分情况进行复核。要复核符合性认定错误,分值汇总计算错误、分项评分超出评分标准范围、客观分评分不一致、经评标委员会一致认定评分畸高或畸低的情形。对于供应商异常低价认定为投标无效的情况,可以要求评审专家进行充分说明,以减少评审错误的情况发生。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第五十二条 供应商认为采购文件、采购过程和中标、成交结果使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在知道或者应知其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采购人提出质疑。

第五十五条 质疑供应商对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答复不满意或者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未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答复的,可以在答复期满后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投诉。

《政府采购质疑和投诉办法》

第十条 供应商认为采购文件、采购过程、中标或者成交结果使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在知道或者应知其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7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提出质疑。

第二十九条 投诉处理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财政部门应当驳回投诉:

(一)受理后发现投诉不符合法定受理条件;

(二)投诉事项缺乏事实依据,投诉事项不成立;

……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434期第4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