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阳光副刊电子报 >> 当魔童邂逅魔教

当魔童邂逅魔教

栏目: 阳光副刊,电子报 时间:2025-02-06 19:34:56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文化自由谈】

当魔童邂逅魔教

——重塑魔幻和武侠世界的多元视角

■ 王治刚

在《哪吒之魔童闹海》里,那个浑身透着玩世不恭劲儿的魔童哪吒,和《倚天屠龙记》中被冠以“魔教”之名的明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共同将一个古老而深邃的问题推到我们面前:正义与邪恶的界限究竟在哪里?

这两部作品,一部源自神话传说,一部诞生于武侠江湖,却以奇妙的相似性,对传统叙事中根深蒂固的正邪二元对立观念发起了挑战。传统的故事叙述里,正邪的区分常常被脸谱化:神仙总是正义的化身,妖魔则必定代表邪恶;武林中的名门正派象征着正义,而魔教就只能是邪恶的代名词。但实际上,这种简单粗暴的二元对立,不过是权力阶层为维护自身统治,利用话语权施加的一种软暴力。就像《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龙族,其一直兢兢业业地镇守海底,守护世间安宁,却只因出身并非正统仙族,就被天庭视作异类,处处排挤打压;《倚天屠龙记》里的明教,一心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宗旨,却因为教义与所谓的名门正派不同,被所谓的武林正派联手围剿,陷入绝境。这种“正邪”划分,完全背离了真正的善恶标准,沦为既得利益者巩固地位的工具。

两部作品的主角,都深陷身份认同的巨大漩涡。哪吒本应是“灵珠转世”,而现实却阴差阳错让他带着“魔丸”降世,这巨大的落差让他在成长路上痛苦挣扎;张无忌本是武当名门,却又宿命般地成了“魔教教主”,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让他左右为难。他们内心的煎熬,不只是对个人命运的困惑,更是对传统正邪分明观念的强烈控诉。当哪吒振臂高呼“我命由我不由天”时,当张无忌在面对仇恨时选择以德报怨时,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奋力挣脱那非黑即白、束缚人性的道德枷锁。

在对传统正邪观进行深刻解构的同时,两部作品都细致入微地展现出人性的复杂与多面。《哪吒之魔童闹海》里的无量仙翁,这个道貌岸然的仙界领袖,口口声声为了“三界太平”,赐予捕妖队法宝,传授法术,看似恩泽浩荡,实则手段残忍、虚伪至极。反之,申公豹虽为故事中的“反派”,可他对既定命运的不屈抗争,又让人忍不住心生敬佩。《倚天屠龙记》同样如此,那些平日里以正义自居的名门正派,内里不乏虚伪阴险之徒,而被视为“魔教”的明教众人,大多怀揣着一颗侠义之心,行事光明磊落。这种对人性的深度挖掘,彻底打破了传统叙事中人物形象的脸谱化塑造,让角色更加鲜活立体。

两部作品还不约而同地尝试构建一种全新的价值评判体系。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一个人的正义与否,不再取决于出身的高贵或低贱,而是看他在面对选择时的担当。《倚天屠龙记》里,正邪的区分不再是绝对的标准,对天下苍生的大爱成为衡量一切的最高准则。这种价值观念的重塑,饱含着创作者对传统叙事的深刻反思,也为我们提供了看待世界的全新视角。

从魔童哪吒的神话世界,到明教教主的武侠江湖,正邪之辨始终是一个值得我们反复思考的重要命题。这两部作品凭借独特的叙事角度,拆解了传统认知中简单粗暴的正邪对立,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复杂多样。

在这个价值观念日益多元的时代,我们迫切需要这种打破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用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拥抱世界。毕竟,真正的正义,绝非简单的非黑即白,而是在理解与包容中寻求平衡的人生智慧。

(作者系重庆市綦江区作家协会副主席)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410期第8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