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阳光副刊电子报 >> 殷红的温暖

殷红的温暖

栏目: 阳光副刊,电子报 时间:2025-02-06 19:34:29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文化中国行】

殷红的温暖

■ 安培君

飞机一落地,我就感受到了南国的温暖。

时值寒冬腊月,大湾区的海风却是那样和煦。游维多利亚港,逛深圳湾,感受岭南的暖冬,并不是我此行的唯一目的,这次南行的最后一站,是我心中向往已久的地方——中山。

提到中山,能想到什么?

它是中国唯一一个用伟人名字命名的城市,因当地多神仙花卉而得名“香山”,是旧时珠江口伶仃洋上的一个岛屿,因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的出现而熠熠生辉。

深中通道犹如一条“长龙”蜿蜒在海面上,连接着深圳与中山。从深圳乘车只需40多分钟,我就抵达了中山市南朗镇的翠亨村。与隆冬时节的北方不同的是,这里满是绿意,处处生机盎然。参天的蒲树、榕树郁郁葱葱,芭蕉、翠竹恣意生长,木棉花朵朵绽放,红得可爱,与深深浅浅的绿交织在一起,正应和了“翠亨”之“翠”。而比红花绿叶更耀眼的,是墙上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四个大字“天下为公”。

像是有某种声音召唤着,我迫不及待地走进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近了,近了,走过入馆大道,孙中山故居近在眼前。与典型的岭南民居不同,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外表结构采用欧式拱形的门框相连,内部陈设则是当地民间传统式的。这座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外立面鲜红的颜色,犹如一代伟人救亡图存的赤子之心。前院南侧还有棵苍劲的酸子树,据说是1883年,孙中山先生从檀香山带回树种并亲手植下,后历经百余年,多少次被大风刮倒,却依然顽强地生长着,似一条遒劲的“卧龙”,盘踞在旧居一旁守护着故乡。

走进孙中山故居内里,一砖一瓦、一桌一椅都还原着百余年前的旧貌,墙上的老照片诉说着久远的故事。当我走到孙中山先生的书房时,望着书桌旁的介绍牌,思忖万千。1894年初,著名的《上李鸿章书》就是在这方小小的书桌上写就的。孙中山希望清朝能够进行自上而下的以富强为治国目标的改革。然而一腔热血却未换来回音,上书失败了,但这也坚定了一代伟人革命到底的决心。同年,孙中山重赴檀香山,组织兴中会,开启了伟大的革命生涯。

沿翠亨村大道继续行走,一幢石脚青砖、古香古色的岭南民居映入眼帘。这就是中共早期革命领导人、著名工人运动领袖杨殷烈士的故居。杨殷故居又称“翰香堂”,始建于清代,坐西向东,是翠亨当地典型的“三间两廊”式砖木结构建筑,厅堂三间加左右两间廊屋。正厅的正中央安放着杨殷的大幅照片及全家合照,厅内陈设雅洁,庄严肃穆。厅内摆设有清代全套的酸枝木扶手椅,木雕精美而典雅。厅内二层笼龛处,雕梁画栋,有金漆木雕龛框,正中央悬挂杨殷烈士照。

杨殷,他早年曾追随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1922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党的早期军事工作的重要领导者和情报保卫工作的重要开拓者。1929年,由于叛徒告密,杨殷被捕,8月30日英勇就义,时年37岁。杨殷曾在狱中给党中央写信说:“我们未死的那一秒以前,我们努力做党的工作,向士兵宣传、向警士宣传,向狱内群众宣传。”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用生命捍卫信仰。不远处,在“殷红木棉述壮志,红色精神代代传”的宣传展板上,杨殷烈士的形象愈发高大了……

漫步在中山故居公园内,我的血液是那样沸腾。公园道旁,黄花槐、紫荆花、簕杜鹃竞相开放着,多么温暖的气候,滋养着这些娇嫩的花儿,多么温暖的地方,守护着后来人的心田。沧海桑田,这里是中山不变的圣地,它温暖着每个国人的心,为人们送去源源不断的殷红的温暖。

(作者系中国散文作家协会会员)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410期第8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