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采行政裁决案例获全国行政执法指导案例一等奖
优化营商环境实例展播
财政部政采行政裁决案例获全国行政执法指导案例一等奖
■ 本报记者 乐佳超
近日,财政部国库司选送的行政执法案例“某公司以不合理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歧视待遇案”获司法部组织的2021年“全国行政执法指导案例”一等奖。这体现出近年来财政部在法治政府建设中取得的进步,以及政府采购行政裁决工作的制度化、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制度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司法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征集行政执法优秀指导案例。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法厅(局)和国务院26个部门报送了235个案例。经专家评审,共有32家单位获奖,财政部国库司选送的案例获得一等奖,此次获奖的还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证监会、北京市司法局等单位。获奖案例被选入司法部编写的《全国行政执法指导案例》一书,已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
以案释法 推动执法标准化
据了解,近年来,财政部高度重视行政执法指导案例工作,以案释法,统一政府采购行政裁决执法标准。
自2017年以来,财政部在中央部委范围内率先发布政府采购行政裁决指导性案例,选取具有普遍适用性、围绕国家重大政策、紧扣改革方向的典型案例向全国发布,此次获全国行政执法指导案例一等奖的“某公司以不合理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歧视待遇案”就是政府采购行政裁决指导性案例之一。截至目前,财政部已发布3批共32个政府采购行政裁决指导性案例,这些案例围绕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等目标,紧扣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方向,直指政府采购领域难点、痛点问题,涵盖优化营商环境等焦点,充分体现了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精神。通过发布政府采购行政裁决指导性案例,有效防止了以往“同错不同罚”的情形,向市场主体提供了明确的监管标准。这种“开卷考试”的方式有效地稳定了社会合理预期,每期案例发布均引起社会热烈反响。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成协中表示,财政部发布政府采购行政裁决指导性案例对推动行政执法本身具有重要价值。一方面,规则缺漏或不明确的现象在行政执法的实践中普遍存在,而且存在的形式千差万别。法律法规是抽象的,对某一法条应怎样理解,或者在某一情形下应该坚持哪一种理解,在实践中会有不同的看法。指导性案例是澄清这些疑惑很好的一种方式。财政部发布的政府采购行政裁决指导性案例对于推动政府采购行政执法、法律实施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指导性案例对供应商也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意义。供应商以此为“标杆”,可以更加合法合规地开展相关活动。
完善机制 实现执法规范化、专业化
无规矩不成方圆。为防范化解政府采购行政裁决过程中的法律风险,财政部近年来还不断建立健全内控机制,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执法程序,改进执法方式。
一方面,建立“三随机两公开、一横一纵、相互制衡”内控机制,确保行政裁决程序公开公平公正。“三随机”即随机选取收案人员、随机选取办案人员、随机选取审查专家;“两公开”即现场公开办案人员信息、网上公开案件处理结果;“一横一纵”即横向由律师办理法律程序工作,纵向由审查专家合议定案;“相互制衡”即公务员、律师与审查专家之间相对独立、相互制约。在此基础上,国库司还进一步优化细化工作流程,建立起涵盖7大环节、275个流程点及140个易错点的行政裁决流程。
另一方面,建立律师与专家协同办案机制,提升行政裁决的专业化水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律师团队,协助办理法律程序性工作,提高专业化水平。邀请法官、高校法律学者、政府采购领域专家等组成专家审查委员会。由专家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有效保障了案件处理既紧贴社会实践,又紧跟司法改革前沿。
据了解,近年来,国库司共处理中央本级政府采购案件近4000起,涉及金额500多亿元,初次纠纷化解率达到97%,有效维护了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财政部的政府采购行政裁决机制也逐渐成为各方市场主体信赖的维权渠道,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贡献了积极力量。
普法教育 提升综合执法能力
近年来,政府采购争议案件逐年大幅增长,从全国范围看,各级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在监管能力方面存在着层级差异与地域差异,“轻错重罚”与“重错不罚”并存,个别地方监管部门过度干预与不作为并存等问题。
为全面提升全国政府采购行政裁决综合执法能力,财政部近年来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强化人员法治意识。多次组织专题培训,针对《政府采购质疑和投诉办法》(财政部令第94号)及相关复议诉讼问题进行解读,深入剖析“现行法律秩序下的政府采购争议解决”“94号令的立法背景”“94号令的主要内容:实现权力与权利的平衡”“政府采购投诉处理的性质与特点”“政府采购投诉处理的焦点问题”“完善政府采购行政复议的基本思路”等内容。同时,围绕政府采购投诉处理风险防控等主题,详细分析政府采购投诉处理法律风险和行政诉讼及行政复议中对政府采购案件的认定等难题。此外,还通过对财政部发布的政府采购行政裁决指导性案例涉及的案情、处理结果、处理理由、处理依据等内容进行全面解析,帮助相关人员举一反三、更好地领会和理解相关政策要求。
“通过培训,不仅为我们指明了政府采购法治化改革的方向,也对我们经常遇到的法律条款理解进行了解释。比如,哪些‘红线’是不能碰的,哪些规定应该把握到什么分寸,我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培训涉及的案例在实践中也经常碰到,授课老师还对此进行了拓展,让我对平时处理的那些质疑投诉又有了新的理解,可以说是茅塞顿开,可以帮我们更好地做好行政裁决工作。”一位参训人员在培训结束后说道。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