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马后炮”何时转为“预防针”
奥的斯电梯“惊魂事件”还没有淡出公众视野,又一起产品“质量门”事件见诸报端:号称“原装进口”的达芬奇天价家具被曝“一日游”造假,再次将产品质量的监管话题推到风口浪尖。每起“质量门”事件似乎都循着一个相似的怪圈:消费环节出现问题——媒体曝光——监管者闻风而动——更多内幕浮出水面——社会震惊引起行业震动。在这个怪圈中,监管者扮演着亡羊补牢的角色,每次媒体将问题曝光后,监管部门便迅速到位,监管和检测手段多管齐下,对查实有问题企业进行处罚毫不手软。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质量门”事件出现,公众的质疑接踵而至:监管者为何总是如此被动地跟风?为什么总要等到问题被媒体曝光后才放“马后炮”?甚至有人提出这样一种因果关系,正是因为监管的缺失而导致目前造假汹涌。
如果仅将问题归咎于监管措施不到位未免有些片面,但相关部门的解释却总无法消弥公众的疑问。因为从目前的问题产品看,监管者总跟在媒体后面跑,在市场监管工作中屡屡出现的“被动”模式,确有放“马后炮”之嫌。
“达芬奇事件”举一反三到政府采购领域同样有启发意义。作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一种公共购买方式,人们对政府采购最大的期盼,用民间的话来说就是“不买贵的,只买对的”。可是某些事例却让百姓很心忧,例如去年的“床垮垮”事件和“问题校车”事件。尽管当地监管部门在厘清来龙去脉后严惩了相关责任人,但是这些偶发性事件对政采行业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对政府公信力也是一种打击与削弱。
由放“马后炮”转为打“预防针”,变被动为主动地健全制度与监管到位,这是许多地方的明智选择,包括本报今日报道的合肥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政采市场进行监督。
据了解,合肥市在加强政采市场监管过程中探索创新,引入了权威质监机构为政府采购产品把好第二道关。正如合肥市招标投标中心相关负责人所说,这是巧借权威质检部门的专家、技术和设备。此举不仅可避免政府采购出现“花冤枉钱,买费心货”的情况,也是加强政采市场监管的另一种选择。
不能总是靠消费者和媒体来解“达芬奇密码”,像合肥的政采监管部门一样,告别被动,积极创新,善引外力,这不仅是监管者之责,更是民众之幸。
责任编辑: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