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阳光副刊电子报 >> 写给那首正在远去的小调

写给那首正在远去的小调

栏目: 阳光副刊,电子报 时间:2017-07-13 16:35:02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我最得意的一篇作品】

写给那首正在远去的小调

■ 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

小说《额尔齐斯河小调》,是我刚从学校走出的第二年写的。讲的是一个生活在阿勒泰地区额尔齐斯河边的老祖母与她小盲孙的故事。小盲孙出生在城里。儿子和儿媳从牧区走出去了,在城里工作了,生下一个先天白内障的娃儿。祖母就把孙儿接回额尔齐斯河畔。祖母成了盲童的“眼睛”,把这个世界所有能看到和看不到的,都告诉给盲孙。比如,用一把石头子儿,告诉他天上有多少星星,比如用触摸猎鹰告诉他,什么叫好汉。盲孙是在祖母挤牛奶的声音和祖母哼唱民歌的声音中一天天长大的。但,盲童到了读书的年龄,父亲和母亲要接他走去上城里的盲校,祖父和祖母舍不得离开他,可是又别无选择。最终,还是祖母下了决心,要让儿子把孙子接走,因为,孙子需要适应更广阔的世界。

写这篇小说的时候,我们家住六楼上一只有六十八平米的房子,没有写字台,那时,我们姊妹几个都还与父母住在一起,没有独立生活。因此,可以用来写字的空间极为有限。那篇小说,我便是趴在地毯上写成的。虽然条件差一点,但现在回想起来,那确实是一次愉悦的写作体验。是快乐的。小说名《额尔齐斯河小调》的“小调”两个字,也正是因了那愉悦的体验触发的。那些日子,我耳边天天回响着一首简单的民间调式。而那调式来自我少年时,一位邻家老奶奶的哼唱。那声音虽幽怨却也温暖,遥远却也亲近,好像是来自宇宙的深处,空灵纯净,又来自我脚下的大地,厚实而又凝重。那曲是她唱给她唯一的女儿的。女儿在两年多前出嫁,到距她二百里的远方。女儿出嫁后,母女便因交通不便不再相见,两年后,一个坏消息传来,女儿因难产离开了这个世界。于是,就有了她的“小调”。后来我才知道,那小调,实际上是民间挽歌的调式。

后来的多少年,那调式便总是在耳边回响,久远久远。写那篇小说的时候,它又响起,只是,比先前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

小说是1984年写成的。那个时候,咱们国家正迈开改革开放的步伐。新时代就在头顶,新历程就在脚下,而我们自己也正年轻。拿那时的话讲,“美好的未来”在向我们招手。如果说,少年时,那个邻家老太的民间小调以那种特别的方式进入了我的记忆,那么,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种全社会的进取心境,便是引发小说创作的动因。对即将消失的草原传统生活的眷恋或者焦虑,对新生活、新时代的向往,似乎成了我想在作品中最想表达的东西。后来,也有一些评论注意到了这一点,说:叶尔克西的短篇小说《额尔齐斯河小调》描述了奶奶对于小盲孙的疼爱。在波光粼粼的额尔齐斯河边,在一块开满各种颜色野花的草地上,清新的空气中掺杂着马奶的乳香,奶奶将孙子放在自己膝上,轻轻地哼着古老的小调,这样和谐的画面也只有在以游牧文化为主的地方才可以见到。能“画”出这样静谧和谐的画面的“画家”一定怀着一种对家乡无以言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在小说的结尾处,盲孙最终还是离开了草原,离开了额尔齐斯河。

这篇《写给那首正在远去的小调》的短文,是应了编辑“我最得意的一篇作品”这一栏目之约写就的。键盘按下,字符排开,总有点“自我得意”的感觉,心里忐忑呢!但想想小说写就后,一些师长、老师们的表扬和肯定,还是心存感激。记得,当年那位敬业又令人尊敬的翻译家郝贯忠老师就表扬说,娃儿呀,你的小说,我看了,起点高呢!好好写,你会有些成绩呢。今天回想起来,我觉得比起这篇小说,更让我感到有意义和值得感怀的,还是那些肯定和表扬。当年写完之后,说实话,是不太敢再读自己的文字的。事隔多年之后,再去回看这些文字的时候,却也发现当年那些老师的评价,实际上也是在肯定和鼓励我对写小说的那份虔诚。也因此,这篇名叫《额尔齐斯河小调》的处女作,成了“我最得意的一篇作品”。她留给我的除了那些真诚的表扬,实际上,更多的是自我勉励,因为她毕竟是“处女作”,幼稚的感觉还是藏在字里行间的。

是她让我成长!

—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

哈萨克族,1961年生。1983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现任新疆社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新疆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散文集《永生羊》《草原火母》《蓝光中的狼》《远离严寒》;小说集《黑马归去》《天亮又天黑》《蓝雪》《黑旋风》;中篇小说集《天下谎言》《枸杞》《额尔齐斯河小调》;长篇小说《寡妇》《原野飞雀》《永不言弃》;诗歌集《春天来了很久了》;译著诗集《天狼》;电影剧本《永生羊》《小黑鸟》;大型舞蹈诗《美丽伊犁我的家》(别名《生命树》)等。曾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优秀翻译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优秀作品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奖,首届“天山文艺奖”“新疆青年文学奖”优秀作品奖。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681期第8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