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政采要闻 >> 新IT 新采购

新IT 新采购

栏目: 政采要闻 时间:2015-12-28 19:53:28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2015年终盘点

编者按:2015年即将远去,这一年,新技术、新需求催生IT新业态及采购新模式:批量集中采购不断向纵深化发展;网上商城异军突起、逐步靠向主流;信息安全问题引发国产化采购大潮,继而引发中外主流IT企业“合资潮”;政务云平台从概念走向真正落地;越来越多的IT企业开始尝试通过PPP模式参与信息化建设。

新IT  新采购


IT采购

1

批量集中采购

转眼间2015年接近尾声。这一年,信息类产品政府采购亮点多多。其中,批量集中采购工作依旧引入注目。实际上,自2011年8月中央国家机关试行开始,批量集中采购无论在品目还是实行地区层面都在发生着不断的变革。

针对目前批量集中采购工作中凸显的问题,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在推行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完善。

中央层面,今年,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动作频频。针对批量集中采购产品质量和采购效率等突出问题,今年上半年,国采中心在批量集中采购项目中引入竞争性磋商这一新的采购方式,磋商范围包括供应、运输、安装调试、培训及售后服务;10月中旬,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又发文将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和打印机3类品目批量集中采购价格同协议供货价格挂钩。与此同时,中共中央直属机关采购中心近两年在电子化采购方面也下了很多功夫,目前,该中心批量集中采购项目已经实现了全流程电子化,大大优化和提高批量集中采购工作的路径及效率。

2015年是批量集中采购在省级层面集中开展的一年,四川、河北、内蒙古自治区等省(自治区)纷纷从IT类办公用品入手,探索提高采购效率、提升采购质量的有效途径,并已先后组织完成了多批次省级批量集中采购。其中,内蒙古自治区试行网上二次询价(议价)批量集中采购,以“小批量”为切入口,打造高频、高效集中采购;四川省在执行首期批量集中采购前期就对具体评分标准进行了公示并征求意见,前期准备充分、细致。截至12月28日,已有福建、江苏、广西、安徽、山东、广东、江西、四川、河北、内蒙古自治区等省(自治区)加入省级批量集中采购改革阵营中来。

2

政务云

“该怎么证明我妈是我妈!”这是北京市民陈先生的一句感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证明题”可不少,要证明未婚,要证明你没买过房……这些证明听起来莫名其妙,办起来更让人东奔西跑还摸不着头脑。

解决证明过多、过滥问题,当务之急需要打破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通过一定的规则和权限设置,让公民基本情况实现部门间共享。

但如何解决信息壁垒?当电子政务遇见“云”,一切迎刃而解……2015年6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用政务云提升政府服务,优化监管,提高行政效能。

事实上,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务云建设早已如火如荼,但是在建设方式、实施方法上都各有特色。今年,政务云建设更是上了快车道。省级层面,年初,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我省电子政务集约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从2015年起,省直机关新建的或升级改造的业务应用系统必须部署在云平台上,所需的基础环境、计算资源、网络资源等由云平台以服务的方式统一提供;8月初,四川省成立省级政务云建设领导小组,目前,四川省级政务云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地探索和推行云服务采购工作。超过限额标准的,通过竞争的方式,选择安全可靠的云服务供应商;低于采购限额标准的,财政部门鼓励各地区、各部门,根据需要自行选择安全可靠的云服务商。

3

网上商城

随着网上购物的普及,近年来,政府采购试水网上“淘宝”已不新鲜。

2014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互联网+政府采购”的模式悄然兴起,试图解决当前政府采购存在的规范化不够、信息不透明、效率不高等问题。如果说以往各地自建电子商城试水“网购”更多的是“+互联网”,那么,政府采购引入京东、阿里巴巴、苏宁等知名电子商城则是政府采购在“互联网+”道路上的一种尝试。

2015年,“互联网+”行动计划让越来越多的省市意识到引入网上商城破解政府采购协议供货价格不透明顽疾的重要性。当然,随着试点的深入,问题也逐步暴露。如引入电子商城后,节能等政府采购政策功能难以落地。此外,采购人消费习惯、产品售后服务、财政资金安全保障、合同签订及履约约束等问题也制约着电子商城的发展。

不过,显然业内对于政府采购引入电子商城的探讨已经不是“做”与“不做”,而是如何做好。在日前我报在京举办的“中国政府采购峰会2015”第二分论坛——“互联网+政府采购的融合创新”论坛上,来自中央、地方、高校及企业50余位嘉宾就怎样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加法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纷纷提出独到见解,互联网思维、创新制度、流程重塑等成为解决目前电商落地问题的关键词。

4

信息安全

2015年,信息安全话题继续发酵。

12月初,首次中美打击网络犯罪及相关事项高级别联合对话在华盛顿举行,双方达成了《打击网络犯罪及相关事项指导原则》,决定建立热线机制以沟通各类案件;“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实施大数据和网络强国战略……不难看出,随着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运行不断渗透,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信息安全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

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信息安全开支达754亿美元,加上未公开数据,全球信息安全市场规模已达1000亿美元。近三年我国信息安全产业规模年均增长率超过40%,国内信息安全市场也达到了千亿规模。

政府对于信息安全的日益重视,使得IT国产化加速,去“IOE”概念持续发酵。2015年2月,银监会和工信部下发《银行业应用安全可控技术推进指南》,《指南》中明确要求从2015年起,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安全可控信息技术的应用以不低于15%的比例逐年增加,直至2019年达到不低于75%的总体占比。 在软硬件的“安全可控”上提出了具体指标:比如,防火墙、杀毒软件、加密设备在内的安全设备要求新增设备100%符合安全可控要求;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基础设施的新增安全可控比例要求达到50%-90%不等;虚拟化软件、操作系统等通用软件要求新增比例在10%-40%。

虽然国产信息技术和能力正在逐渐增强,但是很多关键领域仍然大量使用国外的技术和产品,未来信息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不受制于人显得尤为重要。长期而言,国产化、自主可控将是解决国家安全的根本途径,是实现网络安全的核心。


IT行业

1

互联网+

2015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一时间“互联网+”如何加,在各行各业掀起了热议。

政府工作报告里称,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互联网+”究竟加什么呢?事实上,“互联网+”战略是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今年向人大提出的四个建议之一,马化腾解释说,“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

“互联网+”虽是个新鲜词,但并非是个新鲜事物。互联网已经渗透或颠覆一些领域并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互联网+出行”让人们从招手拦车到手机预约打车;“互联网+医疗”让患者从排队挂号到网上预约挂号;“互联网+政务”让群众少跑路,信息多“跑路”……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地方政府采购借助“互联网+”模式。6月,江苏省无锡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网上商城正式运行,该商城引入3家主流电商;7月,广东省政府采购中心网上商城启动,为广东省境内19个城市提供政府采购电商化服务;同月,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政府采购电商平台正式上线,平台部署在云服务器,依托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建设,构建起“互联网+政府采购”的新业态。

目前,在消费领域,我国“互联网+”创新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未来,在工业和制造业领域,“互联网+”与“中国制造2025”紧密结合起来,催生一场“新工业革命”。

2

大数据

在日前举办的2015中关村大数据日的峰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平文举了一个有趣例子:前一阵,他有家人甲状腺不适,院士有天晚上查了甲状腺知识,第二天就收到微信好友申请,有专治甲状腺的医生想加他为好友,院士感概说:“没有人怀疑我们就生活在大数据时代。”

事实上,大数据概念提出时间并不长,但受到关注却越来越多,大数据应用也逐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例如,智能出行便是大数据的一个典型应用。在打车行业,如何利用大数据进行司机与乘客路线更精准的匹配,根据用户出行的特点以及实时交通状况,为司机设计出最优的出行方案,实际上是大数据的难题。

近些年,推动大数据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行动共识,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制定实施了大数据战略性文件。今年9月,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系统部署大数据发展工作,提到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同时提出,使开放的大数据成为促进创业创新的新动力,这将极大推动数据经济的发展。纲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大数据规划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

国家利好政策不断,中国大数据产业群正快速形成,大数据在交通、工业、社交等领域的应用也日新月异。大数据,正在开启一个认知的新时代,这是一座新的商业宝藏,也正酝酿着一场全新的较量。

3

“合资潮”涌动

2015年,IT国产化风头甚劲,很多领域的准入门槛都在提高。在这种变化之下,如何更好地分享国内市场,则成为外国科技公司不得不重新思考的焦点问题。

于是乎,面对中国巨大的市场,很多国外厂商纷纷选择与国内IT厂商进行合作,并由国产厂商主导,转变身份,重新在中国市场立足。今年以来,先后多家外国科技公司重新布局中国业务。5月,紫光集团下属子公司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惠普公司旗下“新华三”公司51%的股权,成为该公司的控股股东。根据此次合作,“新华三”包括了惠普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华三通信与惠普中国有限公司的服务器、存储和技术服务业务。此举开创了国内外IT厂商合作新模式,对中国IT市场的影响意义深远。在IT技术国产化的大趋势下,这也将成为跨国企业在中国本土化的新路径。继惠普后,各大厂商纷纷拉起合作“大旗”。12月,微软同中国电子科技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母公司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电科)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研发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面向中国政府部门以及国企用户提供的新的或定制版操作系统。根据协议,合资公司注册资本金4000万美元,其中,中国网安母公司中国电科持股51%,微软持股49%。

伴随惠普、思科、微软、谷歌等重新调整中国市场布局策略,可能会引发更多外国科技公司效仿和借鉴,选择此种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4

PPP模式下的信息化建设

今年以来,PPP热度直线上升。如果说2014年是我国PPP模式的探路之年,那么2015年则成为了各级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元年。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大部分省份已出台了一系列PPP相关政策以及指导性意见,积极推动PPP项目建设来解决其资金问题。

政府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需资金巨大,涉及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市民家庭等多元主体,涵盖投融资、建设、运营、监管等过程。以往,政府信息化建设更多的是买硬件、建系统,通过购买设备,包括前端设备、后端设备等,最后实现一项一项IT服务输出。在向服务型政府转型过程中,信息化建设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目前,通过引用民间资本及公私合营等方式,实现从买产品向买服务转变。其实,由于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且需要长期的管理和运维,非常适合采用PPP模式。

目前,一些政府部门已从PPP模式中尝到了甜头。以河南省开封市建立“数字开封”大平台为例:开封市从2010年8月开始建设政府公共信息化“数字开封”大平台,将市直各单位的信息化网络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实现网络设备和资源的共享。目前市级共有35个政府信息化项目纳入到“数字开封”大平台建设,其中,完工项目30个,正在开工项目2个,方案设计阶段项目3个。在资金投入模式上,市财政局积极协调吸引社会各方资金,原计划由市财政投资的23880.5万元建设资金全部由社会资本投入,从2010年至2013年,市财政仅拨付了900万元用于“数字开封”机房和设备的租赁费。

(文字/程红琳)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lei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 第536期8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