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能否强制“绿化”
◎ 本报记者 赵环宇
近日《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以下简称《清单》)第7期公布并开始实行,《清单》中产品将获得政府优先采购,每年两次的调整显示我国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日趋成熟。但是“优先”毕竟不是“必须”,这让《清单》的执行效力打了一定折扣,“绿色”成了选择题。
环境标志:绿色采购依据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政府采购法》第9条明确规定:政府采购应当有助于实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目标,包括保护环境,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这一条文为中国开展政府绿色采购建立了法律基础。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已经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法律和政策体系以及多种实践工具。
但是开展政府绿色采购存在一些难点,一是如何定义绿色产品;二是如何保证产品是绿色产品;三是是否能提供足够数量的产品以满足政府采购的需求。而环境标志恰恰解决了这三个方面的难点,为政府绿色采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环境标志是以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为产品依据的,从标准上体现了绿色产品的权威性;环境标志认证制度是与国际接轨并由国家认证认可行业主管部门监督管理、由第三方权威认证机构组织实施的,从制度上保证了绿色产品的可靠性;环境标志结合政府采购工作的要求,通过制定相关规则保证企业生产特定产品的足够数量,从规则上保证了政府采购的需求。
环境效益:规模带动增长
自2006年10月我国实行优先采购环境标志产品以来,环境标志作为规范企业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引导全社会树立绿色消费观念的手段,被纳入到国家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当中。
“在传统政府采购基础上纳入‘绿色’指标,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客观要求,促进了政府绿色采购的政策目标的实现,也不断扩大了政府绿色采购的规模。”环保部环境认证中心政府绿色采购推进办公室负责人陈轶群表示。
据陈轶群介绍,环保部正在对政府采购环境标志产品的环境效益进行统计分析。据不完全统计,仅汽车一类产品绿色采购带来的环境效益就相当可观。“财政部门与环保部门共同发布政府绿色清单,对汽车生产厂商形成了有利的激励机制和引导作用。通过对汽车产品环境效益的分析,政府绿色采购有效地起到了节约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促进了绿色产品、绿色技术、绿色能源的发展,促进了绿色产品消费市场的形成。”陈轶群告诉记者。
优先采购:强制手段缺失
“知易行难”,在各地的政府采购执行部门,没有人愿意在透露姓名的情况下如此表态,但是问题却普遍存在。
首先,优先采购效力不足。在评标办法中以加分或抵扣价格是各地普遍采取的方式,但是通常这一幅度不能过大。“如果设置分值过高,供应商会产生‘有指向性’的质疑投诉,我们支持力度大了反倒招来风险。”一位采购中心工作如是说。因此,温和地优先也就导致优先效力不足。
其次,采购人意识淡薄。“即使不考虑大环境,也应该考虑自己的小环境,事实上目前很多不环保产品对健康产生的危害还不为人知。”陈轶群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文印中心工作人员患白血病,进而一纸诉状将工作单位送上法庭的案例案例。“我们只能建议采购人优先采购环境标志产品,但无权要求他将这一条写进招标文件。”一位采购办工作人员曾向记者解释。
最后,环保产品采购数据无从统计与考核。“各地如何执行,其提供的数据属实与否,对于这些,我们很难掌握真实情况。”一位政府采购监管部门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了他的无奈。公开招标项目之外还有其他采购方式,而这些采购是否执行绿色采购政策的确无从统计,如此一来,考核也就缺乏了依据。
通过政府绿色采购的实施,企业的环境意识进一步增强,改进节能、环境技术,生产节能、环保产品的积极性也在不断提高,对发展节能环保产品的方向,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真正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
政府采购事业发展至今,完善制度建设,明确实施细则的呼声已越来越高,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如何体现与执行迫切需要提高强制力,绿色采购应该成为必选项而非可选项。
责任编辑: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