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实名制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
本报记者 陈昂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网络实名制成为热议焦点,诸多代表委员都非常肯定网络实名制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仅依靠广大网民的自律和行业倡导终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不过网络实名制决不是一句口号,实名制能促使网络犯罪数量递减,但其背后又存在哪些问题,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
自2007年起,韩国开始实施网络实名制之时,无论专家、业界还是媒体,都希望通过实名制解决在论坛张贴谣言帖子、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和黑客攻击等问题。但从韩国实施实名制后,韩国互联网上所谓的身份证伪造器猖獗一时。这类软件可以伪造出通过身份验证机制的韩国身份证号。此类软件的出现导致所谓的网络实名制名存实亡。为了减少在因特网上非法搜集个人信息的行为,韩国政府决定分阶段废除因特网实名制,这意味着韩国以网络实名制对抗网络攻击的规定宣告失败。
瑞星安全专家唐威认为,从安全行业规则来讲,所有个人信息只要存在网上,无论保护多么严密,总有安全漏洞可以钻。如果实名的结果未给公民带来便利,相反由于管理松懈使内部人员拿去牟利,那么毫无疑问会给实名制带来巨大的负面作用。具体到网络实名制执行层面,唐威认为,如果真的实施网络实名制,必须至少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网络实名制必须全网实施,不可分地域、分阶段逐步开展工作,尽管没办法控制来自境外的访问,但是在可控范围内一定要全网进行,不同的网站类型都要采用统一的实施对策。第二,储存用户信息一定要落实到实处,相关部门应有规范的存储方法,各大网站的实名制信息如果得不到规范存储,用户信息就等于是完全曝光,后果不堪设想。第三,加强网站的安全建设和防护水平,避免出现CSDN等网站出现信息泄露安全事故,从软硬件角度着手,加大安全保障工作。第四,有关部门必须加强信息管理建设水平,排除内鬼泄露用户信息的可能。第五,规范行业流程和立法保障。
韩国实名制的失败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类似实名制和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冲突必然会越演越烈。这就需要厂商、网民、媒体和相关机构,在网络链条中发挥自身作用,制定出更为合理的规则,在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实名制之间取得更好的平衡,既不能不顾一切地进行个人信息保护,反对一切实名制,也不能把实名制看作解决一切的灵药。
责任编辑: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