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惠宁:为小微企业创造更好的竞标环境
青海省省长骆惠宁回答《中国政府采购报》记者提问----
骆惠宁:为小微企业创造更好的竞标环境
本报记者 乐佳超
政府采购必须平等地面对所有的市场主体,不管是对省内企业还是省外的企业、大中型企业还是小微企业,都要一视同仁。
——青海省省长骆惠宁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需求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同时,促进实体经济特别是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也是今年两会委员代表们关注最多的话题之一,更是很大一部分提案的关键词。除了很多提案中涉及的金融和税收等手段,促进实体经济特别是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是否有其他的方式?青海省的做法给了我们另一个答案。
“政府采购必须平等地面对所有的市场主体,不管是对省内企业还是省外的企业、大中型企业还是小微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省长骆惠宁在两会青海团开放日活动结束后,接受《中国政府采购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要进一步为小微企业创造一些条件,使得他们有平等的机会和更好的条件来参与政府采购项目的竞争,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微企业贡献不小
据了解,2011年,青海全省生产总值达1635亿元,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03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608元,分别增长12.6%和19.3%。同时,全省总财力也突破了千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争取国家各类补助资金增幅分别达到31.9%和29.9%,财政支出达到967.4亿元,迈上一个大台阶。去年用于支持经济发展的财政资金达到286亿元、增长52.8%。
在一连串的成绩背后,小微企业的贡献不容忽视。对此,骆惠宁也有着深刻的认识:“小微企业规模虽小但贡献不小。青海省小微企业营业收入占全省各类企业总收入的10.6%,从业人员占全省各类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48.8%。可以说,小微企业对于扩大就业、富民增收,锤炼人才、推动创新,发展经济、促进和谐都具有重要作用,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去年10月份,针对工业运行出现拐点、增速回落的新情况,青海省委省政府准确判断,果断出手,统筹处理保增长与调结构、抓当前与谋长远、给帮扶与练内功的关系,综合采取10项对策。一次性投入财政资金10亿元,撬动银行、企业增加投入。在帮助企业战胜当前困难的同时,大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面对复杂形势,牢牢把握了促进发展的主动权。去年11月以来,青海省上下深入贯彻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应对当前工业经济突出问题的10项举措》,工业增速止跌回升,实现了2012年良好开局。但目前市场需求尚未整体转旺,各类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仍然面临经营压力大和成本上升、融资困难等突出问题,需要给予更大的关注和支持。
政采应对小微企业一视同仁
2月23日,青海省省长骆惠宁主持召开了省政府第97次常务会议,针对小微企业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他们目前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他指出,要在前一阶段已出台若干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研究,进一步加大力度,全面地更好地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以充分发挥小微企业在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此次会议研究确定了9条进一步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就包括了落实政府采购政策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措施。具体内容包括,小微企业自由进入本地区和本行业的政府采购市场,不得以规模条件对小微企业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要提高政府部门采购预留给小微企业的比例等。
“过去在政府采购项目中,小微企业参于公平竞标的机会和条件相对来说欠缺一点,为了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我们现在考虑进一步为他们创造一些条件,使得他们有平等的机会和更好的条件来参与政府采购项目的竞争。”骆惠宁向《中国政府采购报》记者表示,政府可以为小微企业创造更好的竞争环境,但最终选择中标供应商,还是要根据政府采购的相关规范性制度和规定来决定。
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并将其作为扶持中小企业的一个重要着力点,这为中小企业打开了一扇窗。
除了利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此次青海省政府常务会议还确定,要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难;支持小微企业开拓市场;加快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努力改进对小微企业的服务;切实做好小微企业人力资源保障,并成立青海省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工作协调小组,进一步加强对小微企业的引导和管理。建立小微企业统计监测制度,切实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推动小微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据悉,青海省政府近期将进一步出台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六十条”政策措施。对此,骆惠宁指出,县市区政府将负起引导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责任,每个小微企业都将有政府工作人员负责联系,并建立起小微企业发展档案。还将加强政策性金融服务力度,重点扶持一批成长性较好的小微企业。同时,青海还将实施由下而上的评价机制,运用社会监督,保障“六十条”的贯彻落实。
【记者手记】
电梯间里“堵”省长
本报记者 乐佳超
青海代表团开放日活动的地点选在人民大会堂青海厅。这里并不好找,需要上楼,穿过几个厅后下楼,再穿过几个厅才到。等我到达目的地时,会场内已经开始进行讨论了。坐定后急忙寻找目标,锁定骆惠宁省长后,便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他身上。
事先了解了骆省长的履历,发现他在1982年就获得了安徽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是我国上世纪70年代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此后又获得了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如今更是头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的光环,可谓典型的“学者型官员”。另外,引起记者注意的是,他曾在安徽省外经贸委就职多年,博士毕业论文的题目是《农村税费改革的经济分析》,还在2004年出版了《综合性制度创新:农村税费改革的必由之路》一书。依此判断,他对经济贸易、财政税收等一系列工作应该都有有相当深刻的理解。
但是,对于相对比较冷门的政府采购,这位省长能谈出个一二吗?我心里暗暗打鼓。
由于会议代表发言时间较长,导致最终媒体提问时间被大大压缩,尽管我极力争取,却依然没得到提问的机会。本来是抱着“不提问不罢休”的信念而来,不能就这么结束。散会之后,我不顾一切地向骆省长冲去,终于抓住了最后的“稻草”,获得仅有的采访机会。
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省长,急切间不禁打起了“磕巴”,甚至自己都能感受到说话声音的剧烈“颤抖”。问题大意表述完后,只能忐忑地等待着回复。
骆省长略加思索,简单组织了语句,就开始对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的话题提出了他的看法。他的声调不高,语速也较为和缓,但对于经济、财政工作和政府采购的思考与认识,一听便是经过长久的积淀。我之前的疑虑立马儿烟消云散。
在进入了他的“时间”后,我也开始逐渐平复下心情。我们边走边说,从青海厅到走廊电梯外,再从进入电梯到抵达一层,短短几分钟,我就得到了答案,不禁心中狂喜。
采访结束后,望着骆省长远去的背影,回味这一路的采访,感觉那可能是我经历时间最短的一次采访,却是最值得记忆的一次采访。
责任编辑: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