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阳光副刊电子报 >> 《而已集》:从疑到信

《而已集》:从疑到信

栏目: 阳光副刊,电子报 时间:2025-08-28 22:23:58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文学杂谈】

《而已集》:从疑到信

■ 杨光祖

《而已集》收鲁迅1927年所作的杂文二十九篇,附录《大衍发微》一篇。1928年上海北新书局初版,这时鲁迅已定居上海,开始了他的晚年生活。

《而已集》的题辞,很有意思,可看出鲁迅心态的变化。“这半年我又看见了许多血和许多泪,然而我只有杂感而已。泪揩了,血消了;屠伯们逍遥复逍遥。用钢刀的,用软刀的。然而我只有‘杂感’而已。连‘杂感’也被‘放进了应该去的地方’时,我于是只有‘而已’而已!”这如新诗一般的八句话,虽写于1926年10月10日夜里,但其实放在这里,更合适,也更能表达他的情绪。1932年4月编定《三闲集》的序言中,他说,“我是在二七年被血吓得目瞪口呆,离开广东的,那些吞吞吐吐,没有胆子直说的话,都载在《而已集》里。”

其实在《华盖集续编》里,可以看出鲁迅的思想已经有了隐隐的变化。某种意义上说,他从北京《野草》时期的迷惑、绝望、怀疑,开始走向了某种“信”,这是很明显的。《答有恒先生》一文中,他就表示,“我离开厦门的时候,思想已经有些改变。”至于广州之行,用他的话说,“我恐怖了。而且这种恐怖,我觉得从来没有经验过。”这也是他走向“信”的起因。

《而已集》可以说是鲁迅的一个转折点,在他生前编辑出版的十四本杂文集里,这是第五本,(鲁迅在《三闲集》序言说,“我的第四本杂感《而已集》”,他是把《坟》当论文集的),此后的鲁迅,就基本是一位杂文家了。不要说学问不搞了,就连小说也很少写了,除了《故事新编》的几篇之外。他开始谈《革命时代的文学》《小杂感》《革命文学》,和梁实秋发生了论争,《卢梭和胃口》《文学和出汗》《文艺和革命》都已经显示出他的某种走向,用瞿秋白的话说,是从进化论到阶级论了。

不过,也有几篇可以看出他的深厚学养,同时还夹杂着些诙谐风趣以及犀利的讽刺艺术。前者如《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这是一篇了不得的演讲,基本可以说代表了近百年魏晋文学研究的最高峰,沾溉后人,非一时也。后者如《扣丝杂感》《再谈香港》,文字调皮,诙谐风趣之中,有冷峻的讽刺在焉。这些融合了他的精神经历,可以看到他的“世故”,毕竟当了十四年的公务员——担任教育部佥事,及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也算高级文官了,用鲁迅的话说,这个职务“并不区区”。谈及自己被论敌讽刺的“世故”,他说,“乃是我身做十多年官僚,目睹一打以上总长,这才陆续地获得,轻易是不肯说的。”

本来鲁迅已经走向“信”,1927年满怀信心地定居上海,结果,被创造社、太阳社诸君子一顿狠批,认为他是“有闲的资产阶级”,是“封建余孽”。于是,1928年到1929年写的文字,用他的话说,“篇数少得很”。在《三闲集》序言里,他说,“我有一件事要感谢创造社的,是他们‘挤’我看了几种科学底文艺论,明白了先前的文学史家们说了一大堆,还是纠缠不清的疑问。”而且开始大力翻译俄苏文论,比如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等,从此真的走向“信”了。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465期第8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