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预警:现实版的“保护神”
气象预警:现实版的“保护神”
■ 本报记者 吴敏
近年来,我国各级气象部门对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构建起“灾前—临灾—灾中—灾后”全链条递进式气象服务模式,持续建立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应急联动响应机制,实现从被动应急向主动防御的转变。世界气象日当天,中国气象局展示了近年来我国各地气象灾害预警的成果。
预警机制护百姓安全
福建地处沿海地区,地形复杂,时常受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的影响,是我国气象灾害多发地区之一。福建省气象局创新推出以“1262”为标志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体系,提前12小时、6小时、2小时发布乡镇级强降水等预警信息,为省政府划定防范重点区、预置救援力量、转移人员等提供及时精细服务。2024年6月16日凌晨,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茶平乡吴山头村出现大面积山体滑坡,18栋房屋被压塌,10栋房屋受损。当地气象部门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应急管理部门及时应对处置,吴山头村所有村民被提前及时转移,未出现人员伤亡。如今,福建省预警信号发布已经实现精细到乡镇,灾害预警高质量评估指标全国第一,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提前量达119分钟。
湖北省气象部门依托递进式气象预警服务机制,基于通信大数据的预警靶向发布系统,实现锁定临灾街道精准推送预警信息,让信息发布从“大水漫灌”转为“精准滴灌”。2024年7月1日21时15分,赤壁市气象台值班员发现小时雨强达70毫米以上,且未来还将继续发展,于是通过设定“电子围栏”靶向锁定赤壁市陆水湖街道后,实现预警信息精准推送,信息受众减少至1.8万人左右,这一举措让百姓提前做好撤离准备,最终人员无一受损。湖北省气象局还研发了面向基层的气象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实现“一张图”实时调阅雨情实况、预报预警、天气雷达图和卫星云图等气象信息。据了解,气象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基本上是通过政府采购而落地,比如,武汉区域气候中心2024年12月以49.58万元中标洪湖市气象局本级洪湖市气象灾害预警接收系统采购项目。
2024年7月,在应对台风“格美”过程中,湖南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预警信息“精准到户”。省气象台及时发布暴雨红色预警,联合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发布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利用通信基站“电子围栏”技术,向暴雨红色预警区域全网发布临灾警报。在雨势凶猛的郴州地区,收到气象预报预警及“叫应”提醒后,郴州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人员紧盯山洪地质灾害点、病险水库等重点部位,郴州市临灾预警“叫应”暨防汛“631”预报预警服务机制为开展防汛救灾工作赢得了更多宝贵时机。湖南省在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在持续发力。2024年9月,预算2728.8万元启动气象精密监测网建设第一批项目(含气象站、市级计量检定实验室建设、相控阵天气雷达建设)公开招标。
田间预警让农业增产
气象预警不仅可护百姓安全,而且还能让农业增产。
近年来,陕西气象部门着力打造全链条智慧农业气象服务体系,聚焦苹果、猕猴桃、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在全省建成2300个农业气象观测站,打造30分钟直达田间的预警体系。近3年,气象服务助力全省特色农产品增产18%。
以延安市吴起县为例,每年3月底到5月初,黄土高原上的苹果进入花期,对低温等天气十分敏感。2024年4月22日,吴起县南梁山果农通过“苹安天气”APP,可以提前10天收到霜冻预警,迅速启动“熏烟增温+树冠喷水”防冻法,成功使冻害损失率从25%降至8%。依托覆盖全市95%果园的监测网络,延安构建起市、县、镇、村四级联动响应机制,2024年,吴起县苹果优果率提升至80%,防灾成本下降30%,农民每亩收入增加约400元。
寒潮、倒春寒、夏季高温等天气对猕猴桃的生长影响很大。在宝鸡市眉县齐镇凉阁村果农的家庭农场,40亩猕猴桃园种植着大片的“脐红”。果园安装的物联网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土壤墒情、空气温度等20项环境数据。以前果园管理基本靠经验,现在数据“说话”更靠谱。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和后台监测数据,果农可以及时调整果园管护工作。目前,关中平原建成智能气象站网,提供精准到园区的农事建议,推动全省猕猴桃气象灾害损失率降至5%以下,优质果品率突破75%。
陕南秦巴山区,采摘时节,宁陕县梅子镇梅香凤铭茶业园区每天都能收到气象部门定时发布的精准预报。在2024年接连阴雨期间,气象部门提前3天预报晴朗窗口,指导园区管理人员集中采收鲜叶,采摘量比以往同等天数多了300余斤。准确的气象和气候预报,让采摘效率提高30%,同时,成品茶优质率提升35%,香气也更浓郁。
气象预警对农业管理的成功经验在陕西省不断推开,各地市还在持续加大对农业气象保障工程的采购力度,以提高气象监测和预警对农业发展的保障。比如:2024年12月,西安市气象局对陕西省高新农业气象保障工程项目进行了招标。该项目预算金额557.76万元,最终杭州时祺科技有限公司以300万元的价格中标。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