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供应商 >> 电子报绿周刊 >> 气象科技装备“走”进公众视野

气象科技装备“走”进公众视野

栏目: 电子报,绿周刊 时间:2025-03-24 20:02:31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气象科技装备“走”进公众视野

——2025年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园区活动见闻

■ 本报记者 吴敏

“这是什么?”

“它可以用来干嘛?”

“它真的能用来预测天气吗?”

……

3月23日,世界气象日当天,中国气象局园区里人头攒动,上至80岁的老奶奶,下至3岁小宝宝,都对园区里面开放的气象设备好奇不已,连连发问。即便当日北京的气温攀升至30摄氏度,也没能阻挡公众对开放日活动的参与热情。

“这个杆是干什么的?”一名粉嘟嘟的小女孩指着身前低矮的柱子,用稚气的声音向志愿者发问。

“这是深层地温传感器。”志愿者躬身向小女孩介绍道,它可以测量地底下的温度。

“这么神奇!还可以测地底下的温度。那测来干什么呢?”小女孩继续发问。

“测到地底下的温度就可以告诉农民伯伯现在是不是适合播种了,还可以告诉建筑工人叔叔,是否适合修路或者建楼房啊。”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话给小女孩讲解道。

小女孩的妈妈告诉记者,她每周都会在各种平台上寻找周末类似活动的信息。一到周末就带孩子参加各种科普活动。虽然女儿只有3岁半,也许听不太懂志愿者讲的是什么,但是能让她对气象监测设备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我觉得有一个仪器最厉害!”一个戴着眼镜的小男孩主动跟记者搭话。他告诉记者,他今年8岁了,对科技仪器都非常感兴趣。

记者问到:“那个仪器有什么厉害的?”

“它相当于这里所有设备的大脑中枢系统,就像计算机里面的CPU。这个气象站所有设备搜集到的信息都会传输到那个仪器进行处理。”小男孩一边说还一边夸张地用手在空中划了个大圈,似乎要把这里所有仪器都圈进去,最后,他手指指向了气象站中间的一个仪器。

顺着小男孩指向的仪器,记者凑近一看,原来是数据采集器。小男孩讲的跟志愿者介绍的一模一样。这个设备可以将气象站里其他监测设备采集到的数据都集合到数据采集器里,数据采集器经过计算再传导到计算机终端,让气象专业人士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工作人员如果发现采集来的数据有异常升高或者降低,还可以及时进行气象灾害预警。

在一群孩子中央,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位戴着帽子、穿着蓝色制服、气质不凡的老奶奶。她指着身边的仪器问着非常专业的问题。一打听,这位老奶奶姓徐,今年83岁了,是一名气象战线上的老兵,以前在部队干气象工作。

“今天来看看气象新装备,还真有很多收获。比如这个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在我没退休的时候就没有,确实气象装备发展很快。”徐奶奶连声称赞这个活动办得好

记者了解到,称重式降水传感器是通过测量落在盛水桶中的降水质量,根据水的密度换算成降水体积,再根据承水口面积计算出盛水桶中收集的降水总量。这一系列的计算都是机器自动完成。为了让计算更加精准,盛水桶四周还设计了一圈围栏,按照志愿者的解释,这是为了让盛水桶里面的降水不受风力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气象站里还有雪深观测仪、闪电定位仪、辐射观测仪、冻土测量仪、温湿度传感器等成熟应用的气象设备。此外,气象科研院所还带来不少刚刚研发出来的气象新装备。比如,搭载在无人机上的气象装备,托在机器狗背上的气象装备等。这些设备未来将逐渐走出科研院所,走进各类应用场所。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423期第8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