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中标供应商后 采购人能改变中标结果吗
【案例看台】
考察中标供应商后 采购人能改变中标结果吗
■ 閤希阳 杜俊峰 赵 杰 曹葆华
案例回放
今年9月,某巡视巡察机构在对L大学监督检查时,发现一起因采购人考察中标供应商后改变中标结果的案例,随即展开调查。该项目是Z采购代理机构受L大学委托,组织开展学生宿舍家具采购。该项目共7家供应商参与投标,A供应商参加了该项目投标并成为中标供应商。在中标结果公告后,没有供应商质疑。
据了解,为显示产品质量的重要性,该项目评审标准加大了投标产品生产企业自有设备和自有技术人员数量的分值。其中,在人员评审标准方面,投标产品生产企业技术人员具有木工、家具设计、家具制造、家具修复类证书的,数量最多的得5分,其余依次递减0.5分,最低得0分。(需提供证书以及投标前4个月内,连续3个月缴纳社保的证明材料)。
因采购人对中标供应商A不了解,再加上从企查查网站查询到A供应商只有1名参保人员,且没有招投标成功的案例,而据A供应商投标文件显示其有50名缴纳社保的技术人员,且有5个业绩。于是,为了稳妥起见,采购人L大学随即组成了由项目经办人、监察机构负责人参加的考察小组。考察结束后,L大学认为A供应商只有2名自有技术人员,自有设备也与投标文件不符,于是选定经常中标的B供应商为中标人。
问题引出
采购人实际考察发现,中标供应商情况与投标文件描述不符,能改变中标结果吗?
案例探析
在中标后,笔者认为,通过考察改变采购结果不符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不得通过对样品进行检测、对供应商进行考察等方式改变评审结果。政府采购结果是通过法定采购程序、法定采购方式确定的,具有法律效力。
中标后,如果采购人发现中标供应商存在虚假投标行为,应提请本级财政部门依法对评审结果进行监督检查。
相关建议
一是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切实履行采购人主体责任,是维护公共利益、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营造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内在要求,要进一步增强采购人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政府采购工作质量与效率。
二是抓实采购环节管理。盯紧政府采购关键步骤,规范政府采购流程,健全采购需求确定、落实采购政策、编制采购计划、规范信息公告、加快合同签订、履约验收及资金支付等重点环节的内部审批和会商,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将内控管理制度贯穿于政府采购活动的全流程、各环节,重点加强对关键环节、关键岗位和重大风险事项管理。实现将内控管理贯穿政府采购活动全过程。
三是强化财政监督检查。财政部门加强对政府采购全过程进行监管,确保法律法规政策落到实处,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流程,提升政府采购管理水平。各主管预算单位要落实单位内部财会监督主体责任,加强对本部门及所属单位政府采购执行情况的内部检查和业务指导,主动接受纪委派驻纪检组监督,及时督促整改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有效防范政府采购执行风险、法律风险和廉政风险。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
第四十四条 除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的情形外,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组织重新评审。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组织重新评审的,应当书面报告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不得通过对样品进行检测、对供应商进行考察等方式改变评审结果。
第六十八条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政府采购法第七十一条、第七十八条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
(九)通过对样品进行检测、对供应商进行考察等方式改变评审结果。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