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专版 >> 2024年两会报道 电子报 >> 对标新质生产力要求 推动氦气产业创新发展

对标新质生产力要求 推动氦气产业创新发展

栏目: 2024年两会报道 ,电子报 时间:2024-03-11 22:21:28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对标新质生产力要求 推动氦气产业创新发展

■ 本报记者 马金眈

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传统产业来讲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和转型。氦气产业是资源性、战略性产业,支撑和影响着新型工业化发展。如何对标和落实新质生产力要求,推动氦气产业创新发展走入两会视野,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关注和思考。

用科技创新打开突破口 赢得主动权

氦气看似普通,却经常活跃在我们生活之中,也是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战略性资源。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黄宝荣指出,氦气广泛应用于液体燃料火箭、宇宙飞船、超音速飞机、载人深潜、半导体制造、量子计算机、核磁共振、现代精密分析仪器等国防工业和高新技术领域,被誉为“气体芯片”。我国是贫氦国,氦气储量仅占全球总量的2%,但需求量占全球总需求量的11%。氦气提纯技术要求高、难度比较大。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科技大学科研处处长邓朗妮表示,目前,我国氦气国产化能力不足,需要依赖进口。“加强氦气产业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如果说要找突破口,我认为目前比较紧迫的还是科技创新。” 邓朗妮说。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要抢占新技术革命制高点、开辟发展新赛道,也要运用科技创新改造传统产业、为传统产业注入新生机,有效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抢新”与“改旧”应当同向发力。

黄宝荣谈到,近年来,甘肃大力发展立足国内、自主可控的氦产业和相关技术,加速氦产业体系建设,提升氦气、氢能等战略资源开发和高质化利用,着力增强新材料等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途径之一。

据介绍,2024年一开年,就传来了广西柳钢气体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氦气新产品纯度达到99.9999%的好消息。

99.9999%难度到底有多大?广西柳钢气体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叶敏说,难度很大。第一要过杂质控制关,要将所有杂质总量控制在百万分之一以下,相当于在一个标准足球场上杂质总量不能超过一个硬币的大小。第二要过氖、氦分离关,利用氖氦的沸点差,攻克了超低温工作环境建立、超低温高效吸附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才能实现氖氦高效分离。在生产出超纯氦气的同时,也将氖气纯度提纯至99.9999%。据悉,该技术方案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常温膜分离法提氦技术”等先进氦气分离技术专利技术持有人庄涛表示,他们自主研发的常温膜法提氦技术,把以前不具备开发价值的低品位的含氦天然气资源的提取变得可行,该技术开辟了适合我国天然气资源实际的氦气提取新模式,增强了我国氦气的自给自足能力。今后,他们还将持续投入研发并把这个技术应用到所有含氦的气体当中,做到应提尽提。

据了解,上述两种提纯技术,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用战略性举措推进 助力产业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黄宝荣认为,氦气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很重、挑战很大。当务之急是将氦气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重点扶持,纳入国家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在产业政策、资金投入、资源配置、激励机制等方面给予稳定有效的长期支持,促进形成氦气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有利预期。

对于推进氦气产业建设发展,黄宝荣建议,首先要建立国家战略资源协调机构,统筹开展氦气等关键战略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氦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研发提氦技术、建立氦气储备体系、优化进口结构等方面的战略性研究和领导,以提高氦气资源的自给能力和保障国家战略需求。其次,完善战略资源的政策体系,针对氦等战略性资源,构建完备的政策体系,参考国际惯例颁布《中国氦气法案》。再次,加强战略资源调查和研究,深入开展全国油气田和煤层气的氦气含量调查研究,进一步掌握全国天然气田的氦气品位状况,针对低品位氦气开发尽快完善技术方案,提升氦气资源开发能力,加速实现国产化,确保资源安全、产业链安全和国家安全。

邓朗妮建议,应优化氦气产业的规划布局,氦气产业链布局应积极对接国家在东北、华北、西南、西北等地的“百亿方”储气库群建设,既着眼当前资源实际,又前瞻思考国家产业均衡和安全需求,不断完善氦气产业全国布局。除现有天然气主产区外,也可考虑利用广西靠近川渝等天然气资源富集地区、海陆交通便利、战略纵深大等优势,布点建设氦气提取、存储,深度开发利用相关产业。

针对目前我国氦气产业相关人才相对缺乏的现状,邓朗妮建议从教育源头上加强力量,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特别是加强科研院校与一线企业的对接,组建由重点科研院校(机构)、重点央企国企、重点氦气生产民营企业参加的氦产业创新联合体,强化产学研用结合,创新合作模式和方式,聚集氦气产业链产学研用优势创新资源,瞄准氦气工业技术前沿,针对氦气产业发展需要,联合攻关,不断推进氦气产业发展跃升。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324期第7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