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晓岩:2011年,中国政府采购这一年
颜晓岩:2011年,中国政府采购这一年
再过一天,政府采购制度将迎来崭新的、充满期待的一年。
回首即将过去的一年,相信每个政府采购人都会有诸多感慨:有收获成就的喜悦,有被误解、不被理解的委屈,有一个接着一个永远忙不完的事的烦恼,有还没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的困惑、纠结……
2011年,说到政府采购,你会想到什么?笔者这样问起别人,也被别人这样问起。
主流、更规范、更被关注。这是笔者的回答。
【主流】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是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年份。
2011年,政府采购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主角。在这一年,我国政府采购工作呈现出的一大特征就是主流性。这主要体现在: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从初创阶段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时至今日,政府采购已经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的有效手段,已经成为实现国家战略的有效抓手。
如果你是个有心人,你会发现:2011年,在我国经济生活中,随处可见政府采购矫健的身影和四两拨千斤的导向作用。
2011年,在国内外大环境的影响下,占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发展遇到了新的瓶颈。如何帮扶中小企业,政府采购显身手。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研究制定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办法。浙江、江苏、新疆、天津等省市区出台了优先购买中小企业产品,提供相关服务等举措。
2011年9月,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财政部决定在中央本级和8个省市区开展政府采购信用担保试点工作。2012年试点工作将正式启动。
2011年,国家加大民生支出,政府采购以其制度的优越性实现公共财政民生支出的高效。山西大同市截止到10月份,完成保障房建设项目采购预算19.2亿元,节支率17.51%;安徽、江苏、山东等省良种补贴政府采购收获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安徽省小麦良种政府采购2011年节约资金0.75亿元,惠及3900万亩小麦种植田;甘肃、黑龙江、辽宁、安徽等省通过政府采购为农民建农家书屋,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山东烟台市通过政府采购让市民享受到高品质的文化生活,实现文化惠民。
2011年,亚运会、大运会等重大盛会中,政府采购贯穿其产品、服务的提供之中。
2011年,在国际舞台上,政府采购成为国际政治经济谈判的砝码。这一年,GPA谈判取得阶段性成果。这一年,财政部废止了政府采购扶持自主创新的3个办法。
……
2011年,政府采购不论是进还是退,均彰显其主流性。随着逐年压缩三公经费,政府部门自身支出的采购也逐年在减少。与此同时,随着公共财政扩大民生支出,政府采购迎来它在民生支出中更广阔的天地和更大的作为,完美实现了政府采购向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的挺进。
【更规范】
规范,是个永恒的命题。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政府采购制度从无到有、从试点到全面推开、从简单到复杂,制度不断得到规范。
2011年,从中央到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相关部门对现有制度进行“精装修”,使制度更加规范,更具操作性。
2011年,作为我国政府采购工作的最高管理部门,财政部的几项工作更体现出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理念。
一是完善了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制度。2011年,在我国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中国政府采购报》、“中国政府采购网”开辟固定栏目,发布财政部政府采购信息公告。2011年的第1号公告即总的第8号公告——财政部2011年1月7日对海关PC服务器及中低端网络存储设备采购项目投诉案作出的处理决定公告。2011年的最后一个公告即总的第38号公告——财政部2011年12月9日对中央3大集中采购机构和3大部门集中采购机构2010年度集中采购工作考核情况的公告。
二是完善协议供货制度,在中央单位对台式计算机、打印机试行批量集中采购。2011年初,财政部公布了《2011年中央单位批量集中采购台式计算机和打印机基本配置参考》。
众所周知,协议供货在方便采购人、提高采购效率方面具有其制度优越性。但也因为没有形成规模,无法发挥规模效益,价格问题时常受质疑。批量集中采购正好发挥了规模效益,有效解决了协议供货制度中某些产品价格虚高的问题。
协议供货+批量集中采购=采购的效率+效益。
三是加强、细化对集采工作的管理。财政部定期对中央3大集中采购机构进行考核,通过考核加强管理以及促进集采机构内部工作的完善。今年,还首次对中央3大部门集中采购机构进行考核。
被考核的集采机构曾对《中国政府采购报》表示,通过考核,知道问题所在,受益匪浅,能更好地规范流程、规范制度。
四是加强对社会代理机构的管理。
2011年,针对社会上对采购价格比较关心的问题,地方纷纷采取行动,完善制度、规范操作。
北京市创新采购模式,引入议价,有效降低采购价格。
浙江省财政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创新管理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意见》,从预算安排、市场调研、专家审价、监督检查等方面控制采购预算价格不实、成交价格虚高等政府采购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
天津、黑龙江、山西、上海、江苏、广东、内蒙古、河南等纷纷向标准化要规范、要效益。天津实行七公开四提醒流程,将集采工作流程设定为172道工序;黑龙江集采工作实行三段式管理;上海等引入质量标准控制体系;广东在网上进行电子反拍等。新疆、内蒙古、浙江等实行协议供货的区域联动。
规范,是螺旋上升的过程,永无止境。
【更被关注】
2011年,政府采购取得的成绩让人驻足、让人关注。但相对于政府采购的负面事件,社会上对此驻足的时间更长,有时还放大事实。
政府采购被社会关注是因为负面的消息。这很让政府采购业界的同仁受伤害和不解。
业界的同仁不止一次地反问笔者,政府采购这么多年来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为国家节约了4000多亿元资金,很好地发挥了政策功能,为什么这些就不被社会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不含专业媒体)关注、报道和传播呢?而一旦有个别问题就被特别关注和放大呢?对此,笔者没有回答,因为我们也在寻找答案。
每一年全国政府采购的项目成千上万个,绝大多数都是规范的、好的。但为数极少的负面事件其能量不可小视。2011年,海口政府采购事件、湖南政府采购实名举报事件,加之年末被披露的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所购买的天价打印机内存条等,政府采购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考问。政府采购又被贴上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的标签。
面对问题,要勇于正视。无论负面事件多么少,至少说明工作中仍然存在问题,有需要规范和完善的地方。如果因此我们完善了制度,规范了操作,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样,坏事就变好事。我们要勇于迎接各种“被关注”。
2011年,中国政府采购这一年,我们主流着,我们更规范着,我们更被关注着。
责任编辑: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