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水觉芦香
【乡情乡韵】
向水觉芦香
■ 徐之标
我的老家,水网密布,南水北调之三阳河临庄而过,河岸边就是安大公路,路与河同向,以前闭塞偏僻的小村换了新妆。
在七里八乡,说起来,我的老家一直并不贫穷,以前村四周方圆十里都是芦苇荡,这在缺少燃料的年代,可是上天馈赠的宝贝,每户人家按人口分上几亩荡田,一年的“烧草”就有了着落。芦苇可以用来造纸,一大船送到城里的造纸厂。芦秆可以编帘子、搭瓜棚、竖篱笆,挑选、晒干、修剪,用尼龙细绳串联编成“芦苇席子”,屋顶防水甚佳。芦荡像个聚宝盆,冬天收割成光秃秃的一片荒地,来年开春就又“蒌蒿满地芦芽短”,不用播种、施肥,春风吹又生。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吃芦苇新冒出来的嫩芽,清香又脆嫩。秋到时,“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千亩芦苇荡,一眼望不到边。“乘雨鸬鹚放,随风片席斜。秋来多乐事,夜夜宿芦花。”乡贤汪曾祺想必在写《受戒》《沙家浜》时会情不自禁想起这番盛景,水一般轻淡灵动的文字咕咕而出:“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支一支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鱼美、水美、芦花美。秋日漫步高邮湖边,景区广播里唱着“芦花白芦花美,花絮满天飞,千丝万缕意绵绵,路上彩云追”,那芦花一丛丛、一片片,便成了秋色里的“俏新娘”,与春日的垂杨柳争宠。儿童嬉戏追逐捉迷藏,少女围“芦”拍照打卡,不用美颜滤镜,芦花薄薄的一层雾纱,便是诗意满分。
远方的游子,慕名而来的外乡人,总喜在古镇界首的芦苇荡里找寻乡愁。乘一艘手摇船,穿行于芦苇迷宫中,拨乱水面点点光影。若是时间匆忙,有专门的快艇,掌舵的都是本地水性好的小伙子,离弦之箭般在茂密的芦苇荡里奔突,岸边的、水里的芦秆成群结队的,像是挺拔健壮的士兵,呼呼地向身后闪去,又排山倒海般从船前压过来,有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气势。等到走出芦荡深处,水鸟飞翔,落日映红广袤湖面,沉湖湿地鸟翩跹,才想起已回到人间,使劲松了口气。
我们这儿因为大运河、高邮湖的恩泽眷顾,春天有湖上花海,是万亩油菜花编织的人间天堂。秋天便去珠湖小镇,那里有一大片芦苇花海,足有20亩。“芦花飞雪”是这儿最出名的景点。芦苇从日本北海道进口,在每年八九月份盛开,外形远观像极松鼠的尾巴,芦苇娉婷婀娜,花絮朦胧迷离,俨然一个浪漫的童话世界。特别是花絮,它似花非花,似雾非雾,一簇簇、毛茸茸的。在蓝天碧水的衬托下,芦花摇曳,“如练如霜干复轻,西风处处拂江城”。水乡女子玉手轻轻摇一摇,花絮便飘飘洒洒、沸沸扬扬如飞雪,悄悄飞向秋天湛蓝的温柔眼眸里。这样的诗意远方,便有隽永唯美的句子流淌:“芦花飞雪弄秋声,万叶千枝笑北风。素色无争百花艳,江湖摇落满天星。”
芦苇根茎可入药。《本草纲目》记载芦叶可以治疗霍乱,而芦茎、芦根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呕。芦苇的叶可以裹粽子,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都可以找到,到了端午时节,长得最为茂盛。城里的女人们有时结伴到湖西漫水公路(汛期上游行洪湖水淹没路面),那里路边的芦叶多且肥硕,一上午就可以撸满一大捆。回到家,一根一根地洗净,放入大锅水中煮沸10分钟,加入几勺盐杀菌、固色。用清水浸泡3分钟左右,粽叶会比较软,水也容易渗透,粽子更易煮熟。用剪刀将粽叶梗和尖部分剪掉,粽子不会包得太厚,好看整齐。
粽子的馅有肉、蛋黄、豆沙、枣子等多种,每年端午前,母亲都要包上许多,粽叶香飘十里,甜在我的心里……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财政局办公室)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