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阳光副刊电子报 >> 被丽江的时光抚平

被丽江的时光抚平

栏目: 阳光副刊,电子报 时间:2023-08-17 15:14:14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心中的风景】

被丽江的时光抚平

■ 付兴奎

一直想给自己找个安放心灵的处所,于是,只要是有去外地出差学习的机会,总会想尽一切办法不让自己错过。直到有一天,跟着一群不甘寂寞的朋友懵懵懂懂一头撞进丽江的时候,这才明白自己要抵达的目的地其实就在玉龙雪山下的丽江古城里。

从玉龙雪山流淌下来的清水经过这儿的时候开始放慢步子。水渠两旁修长的杨柳枝一直垂挂到水面,有如纳西姑娘头上如墨的青丝。顺着流水的方向,翠绿的水草妖娆而妩媚地摆动着,间或有半黄半绿的树叶从水面飘过,却不见丝毫杂质。街道两旁青砖灰瓦的屋子里隐隐传出鸟鸣的声音,仿佛在欢迎前来造访的游客,或者在唤醒慵懒的纳西村民们起床。木制楼梯上吱吱呀呀的脚步声,把我们一下子带回到很久以前的时光。

爬山虎瀑布一样从路两旁的阁楼上泻下来,形成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随便找一处敞开着大门的庭院进去,但见各色花草滴翠,绿意可人,穿过厢房,院内粉白照壁上“福运常开”的墨迹赫然在目。开放的前厅与宽敞的后院紧紧相连,因为没有满眼的器物,不管是客厅走廊,还是瓦片碎石铺成的天井,看上去并没有窄小的感觉。寂然于墙角的那对藤椅很容易让人怀旧。阳光斜射下来,一抬头即可看见瓦蓝的天,这时候,你尽可以把自己当作一个无所事事的闲人,像门外招牌上所描述的那样,喝茶、看书、晒太阳、发呆,随便什么都成。

与房舍和花木相映成趣的是阁楼上那些古色古香的书画和楹联。古镇人家虽不是个个学富五车,但内堂上的字画却非常讲究,我留意了一下字画上的落款,很多是现当代大家的墨迹,有个别唐、宋、明、清和民国时的珍品。因为受汉、白文化影响,纳西人对堂柱和大门上的对联从不含糊,汉字的遒劲力道和东巴象形文字的古朴典雅相得益彰。除了书画,丽江人最崇尚的是纳西古乐,每天闲暇时间,总会有三三两两的古乐爱好者雅集于有花的天井,然后挑一段烂熟于心的曲子,随手吹拉起来,于是唐宋之声便绕梁而起,让寂静的小镇无形之中增添了无穷的诗意。

脚下光滑洁净的五花石路,是接纳过南北客商的茶马古道,形形色色的游客带着天南海北的尘土慕名而来。走进这圆滑的卵石铺成的小巷时,他们早已没有了来时新奇和陌生的感觉,甚至,有很多人误以为自己是远方归来的游子,把丽江当作自己久别的故乡。踏入丽江古城的这一刻,我们谁也无法抵挡久违的温柔情怀。温润的清水为你洗去奔波的尘埃,温馨的阁楼为你复原疲惫的身心。你会突然感觉到,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竟然在这儿。你会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向上苍祈祷:慢些,再慢些!

早餐的时间到了,三三两两的游人稀稀落落地坐进临街客栈的小阁楼,一边眯眼看着街道上匆匆而过的行人,一边细品慢嚼着独具特色的纳西小吃。在丽江,米线和黄豆面是一定要吃的,走地鸡粥、虾饺、奶黄包、双奶皮这些甜润爽口的食品,本来一张口就可以解决的事情,他们偏要含在嘴里慢慢地回味半天,然后就着普洱茶不紧不慢地让其下肚。吃完饭,客人们并不急于结账走人,老板慢悠悠地走过来,往快喝干的杯子里续上茶水,或者给每个人散一根自制的雪茄继续闲聊,等话题聊完了,心思想完了,精神养足了,这才起身去别的地方继续晃悠。

玉龙雪山的天生丽质、原始森林的千淘万滤,成就了束河水的天然灵气。丽江古城的每一条小巷,水是你最理想的导游,水流的方向就是你想去的路线。踏着斑驳的石板一直往里面走,小桥下的流水和着脚步的节拍轻吟浅唱。

没有虚张声势的沧桑,没有故弄玄虚的神秘,也没有香火缭绕的世俗,丽江的一切都被综合成一种有意摆布的诗意,处处给人以感官上的宁静与慰藉。只要踏上丽江的土地,你心底的某根弦总会被悄然拨动,你内心深处所有的忧郁和不平,都会被幻化成灵性十足的流水和诗意恣肆的石头,你会一无顾忌地投身于她陌生而熟悉的怀抱。日常生活中的那些是非与得失,突然间显得那么苍白,四方街的达观、束水河的清澈,会把你心头的皱褶抚慰得平平展展。茶马古道的蹄声、小店悠悠的吆喝,恍然隔世横空而来,不经意间,日子就从你的身旁溜走。

实在没有事情干,你就选择一个有当地人扎堆的聊天圈子,听他们用当地土话给你讲纳西人的风俗和马帮们的故事。你可不要小觑这个,就是这些陈年旧谷子的破事,曾成就过文学大师艾芜和他的《南行记》。

如果要在丽江选一个让人刻骨铭心的地方,那只能是新华街大石桥右侧的酒吧一条街。它是安静的古城里一个燥热的沸点,矜持的丽江因为它才多了一些狂放。各式各样的招牌在次第而开的店门上随风摇曳,桃花坞、玉水居、近水楼、一家人、一米阳光、瓦纳格、千里走单骑,没有一个媚俗的字眼。几乎所有的招牌都用英文、中文和纳西文三重书写,在朴拙中透着精致。房檐上悬挂的那些苞米、辣椒、破竹笠、旧蓑衣、老水瓢、草垫、拴牛环甚或是破旧的自行车轮胎之类互不相干的摆设一点也不显多余,整体勾勒出丽江夜晚古朴而典雅的宁静氛围。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就职于甘肃省庆阳市财政局)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270期第8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