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 >> 2022年两会报道电子报 >> 让招标代理机构“保质保量”地发展

让招标代理机构“保质保量”地发展

栏目: 2022年两会报道,电子报 时间:2022-03-07 23:18:54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两会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郑军:

让招标代理机构“保质保量”地发展

本报讯 记者杨文君报道  招标代理资质的取消,使得招标代理机构数量急剧增长。这一现象引起了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院长郑军的关注。今年两会,郑军带来了一份关于规范招标代理机构健康发展的提案。

据了解,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2014年财政、住建、商务、工信及发改等部门陆续取消了各行业招标代理机构的资质行政审批,招标代理行业门槛大幅降低,招标代理机构数量急剧增加。

“招标代理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招标代理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业务能力良莠不齐、招标代理服务费收取标准混乱等。”郑军对记者说。他认为,首先要从法律制度上想办法。目前,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以及配套法规对招标行为有规定,但对于操作的细节及标准并未规定到位。招标人监管意识薄弱、手段缺乏,过度依靠行政部门监管,造成实际监督工作效果不明显。因此,有必要建立事前审查、事中监督及事后监管的全流程监督管理法律体系。

除了顶层设计外,郑军还建议,建立健全招标代理机构信用评价管理体系。代理机构资质要求取消之后,对其信用评价管理成为监管主要方式之一。“主管部门应建立全国统一的招标代理机构信用评价管理体系,科学制定评价标准,评价结果全国共享互认。建立全国信用信息公示及查询平台一体化系统,改变多平台‘各自为政’的局面。对从业人员建立相应的信用评价体系,将招标代理行业从上至下、分层监管,形成个体与企业互相成就、互相促进的联动机制。”郑军说。

“信用评价体系不能‘一建了之’,还要用起来。”郑军表示,建立信用评价一体化平台,加大审查招标代理机构的频次及违法违规惩戒力度,对招投标活动各方主体违规违法行为形成有力震慑,切实有效规范招投标行为。

打铁还需自身硬,代理机构也要修炼好“内功”。对此,郑军建议,要加强对代理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培养及考核。在高等院校开设招投标专业,或在相关专业建立并开设相应课程体系,提高招标代理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基础水平。建立招标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认证及培训考核管理制度,从业人员通过职业考核后方可上岗。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129期第7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