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的冬天不寒冷
【身边的感动】
有爱的冬天不寒冷
■ 许吉荣
时令还未到冬季,我居住的这座小城,已感到丝丝寒意,因为新冠疫情波及而至。今年10月下旬,金城兰州发生了新冠疫情,随后嘉峪关、张掖、天水、陇南等地,皆有数量不同的确诊新冠病人出现。于是,大西北这几个名气并不那么大的地方,迅速爆红网络,成了亿万网民关注的焦点、热点。
在抗击疫情这段令人难忘的日子里,我每天都被那些不畏生命危险、不顾身体疲劳、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迎风冒雨、露天站岗执勤的交通民警,不厌其烦、细致入微的社区工作者,无私奉献、兢兢业业的志愿者,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的各级党政干部,感动着、激励着。
我每天上下班,都路过大小不一的十字路口,在马路边总能看见男男女女的交通警察在认真执勤,他们没有固定的岗亭,来回在10余米的范围里。手冻了,搓一搓;脚站麻了,跺一跺;口渴了,喝点冰冷的矿泉水;饿了,在就近的疫情监测点吃桶泡面。特别是在省界、市界、县界、火车站、高速路口执勤的民警,他们吃住在执勤点,连续十多天不能回家。一轮值班结束后,当他们胡子拉碴、眼圈发黑,极度疲惫地回到家里时,幼小的孩子竟然不认识爸爸了。老婆把精心准备的饭菜端上饭桌,却见丈夫已背靠沙发睡着了。夜幕降临,当大多数人在温暖舒适的家里看电视、上网、刷抖音的时候,我们的民警战士还冒着寒风在辛苦地执勤;午夜过后,人们已安然入睡,我们的民警还站在四周挂着冰串子的帐篷前,检查过往的车辆。他们没有正常的作息时间和节假日,一个电话、一个微信或短信通知就是命令。孩子再幼小都得放下,父母再年迈也没时间照顾,舍小家,顾大家,这就是民警的天职。群众哪里有困难,哪里就出现穿蓝色马甲的民警,他们的工作是如此琐碎,却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如此息息相关。
在交通管制的那十多天里,我们的一些干部自带午饭,每天步行十几里路,有些女同志腿走酸了,脚面都磨破了,每天回到家不要说做饭,就是饭做熟端到面前,累得嘴都不想张了。街上行人减少的时候,能看见的只有提着公务包的党员干部。一位姓陈的老大爷告诉我,在他居家隔离的日子里,生病了,社区的干部给他送药,家里没有蔬菜水果了,网格员就给他采购好,放到家门口,就连放到门口的垃圾都是社区工作人员提走的。在徽县火车站疫情监测点,来自不同部门的十多位值班人员中,有几位就要退休的老同志,当同龄人大多在过含饴弄孙的生活时,他们却“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主动请缨,自武汉发生新冠疫情后,就自愿参加了火车站的执勤值守,早出晚归,披星戴月,近800多个日日夜夜。
我们这个由80后为骨干力量的集体,疫情期间承担了经费保障和物资储备、采购发放等专责组的工作。抽调到物资储备库的同事,那段时间晚上12点前就没有回过家,有时候刚到家里,采购的物资到了,需要及时装卸,或者领用物资的车到了,需要及时发放。物资入库的时候,他们一件件搬进库房,物资分配方案出来后,他们又一件件搬到领用单位的车上。他们既是尽职尽责的库管员,又是能够吃苦受累的搬运工。在物资装卸数量大的时候,就连身体柔弱的女同事都参与进来了,她们或两人一组抬着重达几十公斤的消杀物品,或双手抱着装有口罩的箱子,她们排成相互接力的队形,一箱箱防疫物资,经过她们的纤纤玉手得以顺利入库,自己新购买的衣服被消杀物品弄脏了,她们一点也不抱怨,下一次有任务时候,她们继续积极参加。在家里都很少干体力活的女同志,只要单位群里喊一声,她们就纷纷走出办公室,来到仓库。
今年的冷空气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但共同抗“疫”中涌现出的大爱浪潮,似乎把初冬遭遇的寒气冲散了。有爱的冬天我们感觉不到寒冷。
(作者单位:甘肃省徽县财政局)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