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材“青岛样本”不靠花钱买效果
《青岛市推进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工作方案》印发
绿色建材“青岛样本”不靠花钱买效果
■ 本报记者 张明柳
近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青岛市推进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其最大亮点是“不靠花钱买效果”。
“两年试点到期后,如何评判试点工作的成效?方案是否可复制、能否在全国顺利推广是关键。”青岛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处处长王晓峰说,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不争事实,加之疫情冲击,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依靠增加财政投入实现试点目标这样的路子,显然不具备可复制的属性。考虑到上述因素,青岛给自己的试点工作定了调:坚持财政支出不增加,通过带量集中采购、健全交易竞争机制、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切实降低建材采购成本;健全机制,强化监管,完善有地域特点、科学适用的绿色建材标准,加速绿色建材推广,促进建筑品质提升。
全力探索带量集采
助推标准的完善和落地
推动绿色建筑向“深绿”发展,成本是绕不开的焦点话题。两部委发布的通知中鼓励试点地区积极开展绿色建材批量集中采购,通过集中带量采购来降低成本。年初,在财政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的试点工作推进会上,财政部国库司司长王小龙提出,要借鉴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经验,大力推进绿色建材批量集中采购,发挥集中采购规模效应,切实降低建材采购成本。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实践是可借鉴的。通过量价挂钩、以量换价,解决了药价虚高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药品行业的集中。
成功经验直接照搬是否可行?“接地气”的调研总能提供答案。
自今年1月份开始,青岛市财政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对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中青建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家建筑承包商,卡奥斯、京东、华夏基石等5家平台公司,青岛光大集团大型构件有限公司、青岛崂塑门窗等10余家建材生产企业进行了多次调研座谈。
调研发现,绿色建材和药品的属性截然不同。药品有明确、统一的标准,是天然的集采标的,而绿色建材的标准之路才刚刚起步。显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经验不能简单照搬。“绿色建材的集中带量采购方案应当按照重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三个维度设计。”王晓峰说。对此,青岛市财政局积极转变观念,全面梳理思路,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确定了带量集采“三步曲”。第一步是按照重要性原则选择集采标的。带量集采工作的直接目标是降低采购价格,而其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通过锁定需求激励企业生产高标准的绿色建材,加快行业的自然进化。因此,选择好恰当的集采标的将最大限度地提升带量集采工作的绩效。第二步是统一标准,解决可能性。从项目设计这个源头进行管控,对试点项目同类设计内容的设计规范、施工工艺、建材标准等进行统一和规范,让采购标的可以“简单相加”,使“带量”成为可能。第三步是提量控价,解决可行性。质优价低是带量集采的基本目标,也是带量集采的生命力所在。对此,青岛的基本思路是一方面通过设计阶段的规范和协同,提升同型号建材的采购量,另一方面推动供需直接谈判、减少中间环节,有效降低交易价格。
完善应用监管机制
全方位保驾护航
绿色建材的推广离不开监管的保驾护航。《方案》提出,青岛要搭建“绿色招采”工业互联网平台。探索“工业互联网+建筑”新模式,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对当前绿色建材企业、品类、性能以及采购需求和实际应用进行云数据管理。
技术是支撑,制度是基础。“全流程”“全过程”这样的字眼在《方案》中多次被提及。
强化全流程业务指引。研究出台绿色建材试点项目管理办法,对项目全流程给予操作指导。鼓励建筑企业推广使用绿色建材,立足项目审批全流程,为企业提供“一对一”帮办代办服务,提高审批效率,加快项目审批进度。
完善试点项目全过程建造管理体系。试点项目在设计阶段的绿色建筑专篇中需明确绿色建材种类、标准要求等。在施工阶段应按照合同条款明确的绿色建材材料供货或施工,确需变更的应履行论证程序并在变更申请中说明原因。
“青岛还将加强诚信支撑。”王晓峰介绍道,该市将通过构建绿色建材制造企业、应用企业、第三方服务机构的诚信评价体系,严格落实诚信承诺制,对失信企业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净化市场风气,促进良性循环。同时,以服务市场主体为着眼点,加强绿色建材推广应用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创新研究。支持第三方在青岛设立专门机构,开展绿色建材检测、认证服务,探索检测信息互认机制,形成绿色建材检测、认证北方中心。
加强金融政策支持
调动企业积极性
被选为试点城市,源自青岛得天独厚的绿色建筑产业基础。今年2月份,青岛市获批首个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中国人保财险等金融机构将为青岛提供绿色信贷、基金、债券、保险等金融业务服务。如何利用自身优势,与政府采购活动结合起来,打出一套漂亮的“组合拳”,成为青岛市财政局不断思考、探索和尝试的焦点。
改革的切入点在于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主动向企业抛出“橄榄枝”。青岛计划搭建的“绿色招采”工业互联网平台不仅能实现交易撮合,更重要的是将综合金融服务有机融合其中。通过提供政府采购贷、供应链融资等服务,提高平台吸引力,吸引、集聚更多的建材企业和施工企业主动参与平台交易。
“青岛市政府采购信用融资平台自去年上线以来为中小企业拓展新型融资渠道和服务,目前已为我市中小企业提供了7500万元的信用贷款支持。企业通过平台可享受纯信用、无担保、零门槛、低利率的‘绿色通道’服务。获批绿色建材试点后,中国建设银行更是承诺将针对绿色城市试点的2000亿元授信优先用于绿色建材的推广。”王晓峰介绍,“‘绿色招采’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项目,如果是由国库集中支付的,可享受政府采购贷政策,非国库集中支付的项目可以享受供应链融资服务。”
此外,青岛还将鼓励绿色建材生产企业实施创新发展,积极研发、生产新型建材产品,积极申报省、市科技计划。“我们将积极梳理绿色建材的创新属性,形成合理建议,提交财政部,为创新型企业和产品争取税收优惠和奖补政策。”王晓峰说。
《方案》对试点目标有下述描述:到2022年,基本形成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初步建立推广绿色建材政策支撑体系,打造绿色建材应用全过程管理模式,构建绿色建材制造企业、应用企业、第三方服务机构诚信管理体系,探索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材应用有效途径,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绿色城市发展建设。
蓝图已经绘就,接下来就是脚踏实地地干。“今年是青岛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项目落地年’,接下来我们将全面落实方案要求,亮出‘项目单’、排出‘工期表’、挂出‘任务图’,全力推动试点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为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工作的全面铺开贡献青岛力量。”王晓峰说。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