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采购有法可依
多位代表委员呼吁:
紧急采购有法可依
■ 本报记者 昝妍
近日,围绕疫情防控中紧急采购制度构建的问题,代表、委员们进行了热议。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大春代表提出:“疫情暴露出我国紧急采购管理的制度短板,特别是口罩、消毒液、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短缺’,常规采购方式和程序无法满足应急要求。”他认为,今年期间尽管财政部及时下发了《关于疫情防控采购便利化的通知》,为疫情防控采购开辟了“绿色通道”,但从长远看,我国仍需要从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出发,构建完善统一的紧急采购管理体系。建立全国统一的紧急采购制度,需要进一步明确紧急采购启动的条件、明晰紧急采购活动主体的全责、设定政府紧急采购规范的资金范围和管理范围、完善紧急采购程序、提出紧急采购监督管理要求,让应急采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此外,他还建议,建立统一的紧急采购电子化平台,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应急物资采购能力,切实解决我国应对重大疫情灾害发生时物资“紧急”与“短缺”问题。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主委张恩迪说:“我国应建立统一的‘紧急物资、服务公共采购应急预案’,完善紧急采购供应链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紧急物资、服务采购机制,明确在紧急情形下的简易采购流程。”此外,他还建议为保证物资供应,可参照国家电网应急物资采购的“先实物、再协议、后订单”原则。加强政府与第三方电商和物流企业合作,开通应急物资全球直采寻源平台,使应急物资以最快、最安全的方式送达需求方。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均金表示:“建议我国从顶层设计出发,建设一套‘平战结合’的应急物资采购、配送体系。应急采购活动中,授权和鼓励部分有良好社会责任记录和经营实力的民营企业组建贸易公司,允许其在全球范围内采购、接收、通关、运输防疫物资,参与医疗物资贸易相关经营,促进其日常熟悉和搭建全球采购网络,特殊时期发挥灵活应战的经营优势,提高采购效率。”此外,他还提出,各地政府应支持有条件的民营医疗贸易进入医疗领域的供应商名单,促进应急保障多样化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和民间组织生力军的作用,发挥市场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统筹海陆空资源,促进彼此有效衔接、互为补充,形成组合优势,构建立体、综合、现代的应急物流网络。加强国内应急物流网络与国际物流网络衔接,合理布局应急物流中心,提升组织能力与服务水平。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