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心曲】
回家
■ 春宁
办公室对门是一位局长。局长的电话铃音是由萨克斯演奏的乐曲《回家》。
只要有电话进来,《回家》的乐声便云雾般浮起,音色饱满圆润,声调悠扬清越,搅得人心潮难平。每当此时,我们房间的几位同志往往会不约而同停下手中工作,或抬眼远望,或低头沉思,或起身转转酸痛的脖颈、扭扭慵懒的腰身、挥挥怠惰的双手,然后聊起有关“回家”的话题。
回家,一个亘古不变的永恒的思亲主题。
每逢节日,尤其是国人最看重的传统春节临近,父母总会早早打来电话,问今年能否回家、什么时候回家。寻常平静的话语中,每个字都凝结着浓得化不开的思念和期盼。
有时心里明明知道这个春节肯定是回不去了。战备值班、孩子补课、家乡的寒冷、购票的艰辛、旅途的劳顿,还有在外打拼多年没混出个人模狗样的虚荣和自卑,以及害怕战友、亲戚、同学等托付的事因力有不逮而带来的麻烦与尴尬……一切真真假假的外因都成了自己不能回家的理由。
应答着父母的询问,我能清晰想见电话那头父母充满期盼的眼神,因此实在是不敢回答得太过断然与决绝,怕那轻轻的一个字、一句话,就会砰然击碎他们从年初就一天天积攒下来的殷殷牵挂和小小祈愿,希望能在暂时的推托隐瞒中给他们多一点精神抚慰,让希望延续长久一些,失望来得迟缓一点。
于是,便会含含糊糊违心地说:“到时候看看吧,能回的话今年一定回去,现在手头上还有一堆的事情要做。”
父母马上会说:“如果没时间就算了,千万别耽误了工作!家里没什么事,不要为我们操心……”每一句话都发自肺腑而又似乎言不由衷。
迟疑那么一会儿,父母还会赶紧补充道:“乡下冷,不行就别回来了,小心冻着孩子。”父母心中装着的只有孩子,自己的孩子成人远行了,他们还操心惦记着孩子的孩子。
要挂电话了,父母会意犹未尽地再补充上:“如果回来就提前打个电话,好找人去车站接你们。什么东西也不要带,家里什么都有。”父母的絮叨中有很多真正想说的话却没有说出来,但我能听得出。
是的。只要我们回去了,父母空空荡荡的心便充实饱满起来,所有的东西,不论贵贱好坏,在父母眼中都抵不过亲情的珍贵。
父母把电话挂了。我却拿着电话长时间放不下,心中是深深的懊悔、自责和亏欠。我不知道这仅仅是我,还是天下大多数子女都是如此的虚伪与自私。
父母平时很少给我打电话,他们知道我工作忙、纪律严,每次打电话都会经过反复斟酌,通常选我不忙或下班的时间才打。
父母每次打电话也都会仔细地掐算着时间,挑最要紧的话说,说完即挂。每次等父母挂了电话,话筒在我手中就会一点点沉重起来。父母慈爱期待的眼神、布满皱纹的脸庞、倔强佝偻的腰身、树皮般苍老粗砺的双手、小心翼翼的诉说和召唤、充满温暖的音容笑貌,在眼前不断地重叠变幻。
从我们呱呱坠地,父母就盼望着我们快快成长、早日成才,盼望着我们能有所作为、远走高飞。他们可能为我们设想过无数的愿景,却从来没想过要索取和得到回报。
我们一年到头都在为自己的所谓事业奔波忙碌,与父母团聚的时间越来越少,天伦之乐成了父母心中遥不可及的想象与奢求。
仔细想来,其实一年中是有不少机会可以回家的,哪怕短暂地见一面,陪父母坐上个把小时、一天半晌,那份慰藉也会远超给予的一些金钱和礼物。
在有限的生命长度中,属于我们温习亲情的时间其实没有多少。我们目睹了许多“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试想,谁又甘愿留下这样的错,铸下终生的憾。
对门办公室又有电话进来,悠长的萨克斯曲如潮水漫起,舒缓温馨,沉郁中透着恳求,高亢里略显凄凉,是父母温暖的念叨,是乡情殷殷的召唤,是我们急切回家的匆匆脚步。
(作者单位:军委后勤保障部采购管理局)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