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阳光副刊电子报 >> 乡村的池塘

乡村的池塘

栏目: 阳光副刊,电子报 时间:2019-05-09 17:21:28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岁月】

乡村的池塘

■ 梁永刚

昔日的乡间,每个村庄都有几个自然形成的池塘,或大或小,或长或圆,或深或浅,星罗棋布地散落在村里村外,成为一座村庄美丽灵动的标记。池塘如镜,映照出村庄的沧桑容颜。池塘似眸,洞察着村庄的前世今生。一塘盈盈碧水,四时波澜不惊,沉积着悲欢离合,盛满了兴衰枯荣。遥想当年,唢呐声声的迎亲队伍从池塘身边走过,呼天抢地的送葬人群从池塘身边走过。池塘目睹着村庄的变迁,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也帮着村里的人洗去岁月的尘埃,洗去浮华,洗去伤痛,照见一个清晰的明天和一副喜悦的容颜。

因地理位置和自然风貌不同,每一个池塘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或南塘或北塘,或苇子塘或莲藕塘,或锅底塘或鏊子塘……名字虽俗,却朗朗上口,就像农家娃的乳名,叫起来顺溜,听起来亲昵。和故乡的其他风物一样,每一个池塘都是有灵性的,农人们的一腔呼唤,一声叹息,抑或是荷锄而归时哼唱的一段小曲儿,长了腿的风都会迅疾传到池塘的耳中。芦苇轻摇,荷叶曼舞,蛙声阵阵,鸭鹅嘎嘎,都是池塘温情的应答和脉脉的回音。你留意观察就会发现,一年四季池塘的表情都是不同的,譬如,春日的温柔,夏日的灼热,秋天的澄澈,冬天的亮洁,让你怎么看,都看不厌,更看不够。

临水而居是先民的生存法则,不临河不挨湖的自然村落,一方饱经风霜的池塘,是田园风光不可或缺的景致,是古老村庄人丁兴旺的标志,与一村庄人的命运休戚相关。池塘的附近通常会有一处敞亮的空地,或者生长着几棵自由自在的树木,或者散落着数块大小不一的石头,这些摆设当初都是为村妇们洗衣裳淘粮食准备的,有了树荫可以免受烈日暴晒,有了石头可以减轻久站之累。天长日久,人气渐旺,池塘边演变成了村人们的娱乐休闲之地,夏日纳凉,冬日晒暖儿,一年四季都如磁石般吸引着成群结队的村人,始终弥漫着融融乐乐悠闲自在的气氛。童年的记忆中,老家的池塘大多是年代久远的老塘,池塘里的水一年四季没有干过。一些池塘位于村子中间,靠着池塘住了不少人家,青石条从岸上一直延伸到水中,下面护有滑溜溜的青苔,上面莹洁朗润,是被洗衣的农妇成年累月搓出来的。绿濛濛的池塘是一幅意境深远的古画,四周种着许多低垂的柳树,长满了各种鲜嫩的青草,成群的鹅鸭悠闲地漂在如镜的水面上,偶尔几声鸣叫给静谧的小村增添了几分生机。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没有池塘的村庄,看上去根本不像村庄。池塘是村庄的眼睛和灵魂,一座村庄如果没有三两处池塘,不止是缺少神韵和灵性、风采与光泽、生机与活力,更给人一种冷漠、干瘪、枯燥的印象,就像一位瘦弱多病的女子,你给她穿再多华丽的衣服,戴再多精美的首饰,也难以遮住她枯槁如灰的面色和黯然无光的眼神。

如今,老家村里的青壮年纷纷背井离乡,去了遥远的城市,空壳的村庄成了老人和孩童的天下,曾经丰腴温润的一个个池塘也进入了迟暮之年,或者露出了坑底,或者瘦成了一条线,或者干脆被人填埋后盖上了漂亮的二层小楼,走上了不归路。萧萧池塘暮,远远看去,那些尚存一丝气息的池塘像极了盲人的眼睛,空洞无光,深深地陷入苍凉的废墟里,湮灭在岁月的长河中。

我想,总有一天,这些苟延残喘的池塘会一个个从村庄里消失,从村人的记忆里彻底淡出,与此一起消失的还有鸡鸣犬吠的田园牧歌,以及让人无法释怀的古典乡村。没有了池塘,从此偌大一个村庄,再也找不到一汪有根之水。

(作者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财务室)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856期第8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