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政采新闻联播政采头条电子报 >> 拥抱“互联网+政府采购”这场深刻变革

拥抱“互联网+政府采购”这场深刻变革

栏目: 全国政采新闻联播,政采头条,电子报 时间:2018-06-21 17:14:36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拥抱“互联网+政府采购”这场深刻变革

专家指出,互联网与政府采购的深度融合,将对通用类货物、服务类采购活动带来深刻影响,推动采购规则和流程的完善,与时俱进促进代理机构和评审专家的作用转变,也将进一步促进政府采购创新,推动政府采购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 本报记者 高荣月

小小鼠标能办“大事”,不用厚厚的纸质文件、不用在各办公室之间跑来跑去,就能轻松完成政府采购各项程序。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转型的时代呼声下,政府采购乘着信息化的东风,正迎来一场深刻改革。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河南、湖南、广东、深圳、海南、陕西、青海等多地均已加入“互联网+政府采购”深度融合的洪流中。

三种建设模式:财政出资、购买服务及PPP

《中国政府采购报》记者调查获悉,目前,各地电子化平台大部分由财政全额出资建设,此外,还出现了政府购买服务、PPP等新型建设模式。

“我省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是由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开展的试点,全国各地供应商均可网上远程投标。”青海省政府采购中心副调研员范文峰表示,“不过,我个人更倾向于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当然这种购买是以合法程序、通过招投标方式择优的结果。政府采购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公正,政府出钱向社会力量购买专业服务是较好的选择之一。若出资人是政府之外的机构组织,可能会因具有某种特殊身份而引起不公平的质疑。”

在推进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中,苏宁、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商公司也显示了极大热情,对政府部门给予技术支持。如,浙江省财政厅和阿里巴巴联合建立资本合作和市场化运营方式的“政采云”平台。该平台引入PPP模式,即由浙江省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与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出资,建成后,再由政府部门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租用平台系统和专业服务、支付费用。这朵极具魅力的“政采云”也飘到广西省,北海市政采云平台已正式上线。此外,江苏省南京市政府采购部门与京东携手打造电商化采购平台,开辟了另一种合作模式。苏宁与全国96%的已开展电商化的政府单位合作,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广东省、江苏省、天津市、深圳市等地。

业内专家表示,在筹备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的过程中,财政全额出资、政府购买服务和PPP模式各有特点。财政全额出资不牵涉第三方,而且由财政部门主导能让采购人、供应商更加放心。但是,财政出资建设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前期需要财政预算资金投入,可能面临一定的投资、技术和管理等风险。相比之下,政府购买服务可以节省大量的财政资金投入,不仅保障了政府的主导权,也吸引了社会技术和资本。PPP模式更是减轻了政府的财政预算和管理成本、降低了投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互相监督的作用。不过,政府购买服务和PPP模式也并非“完美无缺”,同样存在一些运作难点和风险,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平台运行模式:线上线下紧密结合,提升采购体验

以数据库为基础,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电子化交易系统,是我国当前政府采购电子化的基本形态。而在采购实践中,一些服务目前尚无法通过线上功能来实现,因此,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成为各地的普遍做法。

浙江省依托“互联网+”技术推出的“政采云”平台统一了业务规则与技术标准,建立了代理机构、评审专家、供应商及商品等数据资源。通过政采云平台专家管理系统,实现专家注册、管理、抽取、考核等功能;取消采购代理机构资格审批,实行采购代理机构网上注册、基础信息、网上审核、网上公示等。依托政府采购电子卖场建立网上超市、在线询价、反向竞价、协议+批量、定点服务等线上采购服务,逐步推进政府采购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单一来源采购、询价等电子化采购交易系统建设。

“政采云”平台基本实现了采购活动的线上全流程,同时引入了质检认证机构,建立质控体系,确保提供高质量商品和服务,还打造了疫苗馆、医疗器械馆等多个特色专属供货服务项目。

如,在浙江省疾控中心委托下建立疫苗馆,实现对疫苗采购过程、运输、验收等各环节的全流程监管,确保采购到的疫苗安全可靠。

河南省政府采购网上商城系统中,采购计划备案、网上比价、下单采购、合同备案、验收付款等功能均可实现网上操作。近期,该省升级了网上商城,新增在线互动机制。即,采购人可在线与电商了解商品详细信息;新增价格对比功能,建立与电商平台、外省政府采购商城商品价格对比机制,防止出现与市场价格的重大偏离;强化综合评价机制,对电商的商品质量、服务态度、配送时效等进行量化评价。

河南省还积极拓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电商开启政府采购上门服务功能,采购人不仅能享受到电商快速响应的标准化服务,还能免费享受政府采购线下专属服务,包括上门安装、调试、退换货等。

除了政府部门的探索外,企业也越来越自觉地加强融合意识。近期,京东和用友政务联合推出“智慧政采”,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电商平台技术、财务管理技术,在预算、采购、签约、支付、验收等环节彻底实现全流程电子化,同时打通物流、电子发票、金融等基础服务模式。北京用友政务软件有限公司助理总裁、政采云事业部总经理王光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互联网与政府采购的深度融合,主要还是体现在“技术到位+业务服务”上。传统模式下,主要是靠软件技术帮助客户搭建一个平台,通常这个平台由客户端自己使用和运营。而现在,需要更智慧的解决模式,即由企业提供一个集服务、运营于一体的平台,政府部门直接使用,各种互联网技术将通过这个平台直接服务采购人、供应商等。

平台建设构想:“全国一张网”,打破信息壁垒

由于各地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形式不一,内容多样,地域间采购信息壁垒问题逐渐引发业内关注。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经营发展处处长徐少山曾在“中国政府采购峰会2017”上表示,当前,政府采购信息化面临重复性建设问题。由于各地区存在信息化壁垒,资源建设严重缺乏沟通,如果能实现信息共享,可减少这些不必要的支出和代价。在数据共享时代,数据是整个行业沟通交流的重要资源,只有打破信息壁垒、实现资源共享,才能避免重复建设,才能在助推政府采购价格控制、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方面作出贡献。

打破信息壁垒,首先需要一个多方共同参与的信息交流平台。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财政厅厅长徐宇宁提出“构建全国政采信息化平台”的提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详细阐明了建设“全国一张网”政府采购信息化平台的理念,希望借助大数据分析功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现全方位、一体化、无盲区的监管。

而《中国政府采购报》记者在调查时也发现,建设“全国一张网”政府采购信息化平台的呼声越来越高。不少采访对象表示,期望由财政部建设全国统一的综合性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再由各个省统一使用。这主要考虑到各省在专家评审、信用评价、评审标准等方面存在不一致,给跨区域采购带来诸多难题。

“各地数据技术标准不统一,资源无法共享互认。当前电子卖场等配套的法规制度尚未建立,致使系统设计交易规则的可行性及续存性存在不确定性,延迟了‘全国一张网’的建设。”浙江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监管处陈梁指出,互联网是新生事物,而我国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相对滞后,已无法满足现行政府采购管理和实践的需要。加之各地的许多“土办法”“土制度”相互交叉、管理模式和业务模块各异,给电子化平台建设带来重复开发成本,直接影响各地电子化采购平台的推广实施。此外,在商品比价方面,由于标准化的商品管理体系(SPU)建设滞后,难以实现全网比价,也容易形成市场壁垒。

变革落脚点:推动采购规则完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电子化采购平台的运用,将采购活动的方方面面“晒”到了公众面前。“将政府采购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信息智能化处理,离实现公开、公平、公平更近了,离‘阳光’也更近了。比如,将AI技术应用于采购活动,能够有效杜绝腐败,暗箱操作自然无处躲藏。”杭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副主任罗克非称。

湖南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处调研员印铁军则表示,互联网与政府采购的深度融合,将对通用类货物、服务类采购活动产生深刻影响。首先,互联网将推动采购规则、采购流程的完善和规范。流程的固化将更加突出采购人的主体责任,与时俱进推动代理机构和评审专家作用的转变,代理机构不应仅关注于采购程序的合法合规,而应向采购专业化转变;评审专家的作用也逐步由评审环节向履约验收环节转变。其次,大数据带来的是数据集中,这让通用类货物的采购结果更加透明。价格比对更加便利、透明,将使价格因素在政府采购中的作用更为重要和突出,同时,也将反作用于采购需求,推动采购需求的标准化、层次化。最后,区块链将改变政府采购当事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智能合约将改变政府采购的生态,倒逼互联网与政府采购的深度融合。

互联网与政府采购深度融合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还不止于此。业内专家指出,这场变革应回归到政府采购的本质和职责,政府采购制度是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有效措施,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其落脚点不仅是“需求完善”“流程优化”“程序高效”层面,更应是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职责层面。

还有专家从落实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角度分析指出,互联网基础服务平台与相关数据共享,将进一步促进政府采购创新。如,开发“线上”信用金融贷款模块,打通金融机构与政府采购的合作通道,强化中小企业的资金运转能力、激活政府采购市场活力,进一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设置专门针对节能环保企业、残疾人企业、监狱企业的定向“线上”采购通道,将政策扶持落到实处;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人工智能传达和虚拟产品体验等服务,帮助采购人根据其需求进行体验式采购,提高采购满意度。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771期第1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