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政采头条 >> 四川政府采购“十二五”重在扩容增效

四川政府采购“十二五”重在扩容增效

栏目: 政采头条 时间:2014-02-21 10:54:17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把握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地震灾区发展振兴、大力扶持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跨越式发展等重大机遇---

四川政采“十二五”重在扩容增效

本报讯 记者 吴敏 报道 “十二五”时期,四川省将围绕国家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及支持民族地区、地震灾区发展等契机,努力扩容增效,继续深化政府采购改革。这是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四川省政府采购工作会议上获得的消息。

据悉,此次会议旨在传达、学习和落实全国GPA谈判应对及政府采购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四川省“十一五”期间政府采购工作,明确“十二五”时期政府采购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

会上,四川省财政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监察专员王显强总结了四川省政府采购工作“十一五”时期的成就,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和财政部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财政发展“三、四、五”的工作思路和省级机关政府采购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多、快、好、省”的要求,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政府采购改革由初级阶段进入全面纵深发展,在规范财政支出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社会资源有效利用及发挥财政政策功能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

王显强也分析了“十二五”时期四川省政府采购工作面临的形势。他说:“‘十二五’期间,国家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进一步支持地震灾区发展振兴、大力扶持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跨越式发展等,政府采购工作将把握这些发展趋势,抓住发展机遇,扩面增量、加强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与相关财政改革的衔接配合,着力解决现阶段改革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探索让政府采购制度发挥更大作用的管理领域和实现方式。”

在此基础上,王显强强调,必须妥善处理数量规模和质量效益的关系。他说:“数量规模是政府采购的制度优势、政策目标和综合效益得到有效发挥的前提与基础。质量效益是政府采购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政府采购的形象和声誉。只有不断扩大政府采购的数量规模、提高质量效益,才能发挥政府采购制度的固有功能。”因此,四川政府采购工作在“十二五”时期将坚持一手抓扩面增量,一手抓质量效益,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王显强进一步指出,四川政府采购工作在“十二五”时期要保证采购质量必须抓好6项工作:切实加强预算管理,提高政府采购权威性;继续完善制度体系,发挥政策调控引导功能;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促进采购行为规范高效;创新监管机制和手段,加大政府采购监管力度;明晰各方职能职责,打造专业精干的政府采购队伍。

据悉,四川省纪委监察室主任肖克强、绵阳市常务副市长李炜出席了此次大会并讲话。四川省各地、市、州政府采购监管机构和执行机构的负责人共计13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走进四川】

编者按:

四川省是西部地区的代表省份,省内民族地区众多、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地震灾区重建任务繁重。然而,在这种背景下,四川省却抓住关键环节,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政府采购之路。

在继往开来的时刻,四川省财政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监察专员王显强与本报记者畅谈该省政府采购“十二五”改革宏图,本报特别刊发专题报道。

扩面增量与体系化建设并举

——访四川省财政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监察专员王显强

本报记者 吴敏 通讯员 宋春涛

1、 扩面增量实现规模新突破

“十一五”期间,四川省政府采购规模由2006年的133.44亿元,增加到了2010年的245.72亿元,年均增长16.49%,实现了政府采购规模的新突破。

对于采购规模的大幅增长,王显强表示:“采购规模是基础,只有不断扩大规模才能保证四川省政府采购工作登上新台阶。‘十一五’期间,在各级财政监管部门和执行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四川省政府采购范围由货物类采购向工程类和服务类采购扩展;采购资金构成由财政性资金向单位自筹资金扩展;采购活动逐步涵盖了公益性强、关系民生的支出项目,灾后重建、家电下乡、农机具购置、农家书屋、藏区帐篷采购等采购项目,成为我省政府采购规模不断增长的亮点。”

据了解,特别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四川省抓住地震重建的时机,在采购品目上做到应纳尽纳、应采尽采,政府采购规模在偏远地区实现了一次量的飞跃。

王显强表示,“十二五”时期,四川省面临国家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进一步支持地震灾区发展振兴、大力扶持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跨越式发展等重大机遇。因此,四川省政府采购工作在扩面增容方面,空间仍然十分广阔,提高政府采购规模仍然是政府采购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面。

2、 体系化建设寻求质量新提升

“有了一定的采购规模以后,如何提升采购质量成为我省思考的问题。因此,在‘十二五’时期,我们将继续进行三大体系建设,不断提升采购质量。三大体系化建设涵盖了政府采购监管和执行层面的系统化、标准化、全面化等,这是一个整体的概念。”王显强在对记者解释四川省体系化建设时说道。

据了解,四川省“十二五”期间将建成的三大体系,具体包括:

构建调控有力的政策体系。按照财政部的要求,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全面落实政府采购政策的调控目标、实施办法和配套措施,建立健全政策执行机制。努力将政策功能要求落实到具体的货物、工程和服务项目中。加强与其他财税政策的协同配合,推动扩大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所涵盖的领域,不断增强政府采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职能。

构建分工制衡的监管体系。继续坚持并强化“管采分离”这个体制设计核心,建立健全以财政部门全程监管为主导、以审计部门事后监督和监察部门党风政风纪律监督为支撑的监管机制。构建程序严密、方法科学、过程透明、监管有效的运行机制,完善有利于反腐倡廉和实现政府采购职能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管体系。

构建规范完善的基础工作体系。全面落实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加强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推动政府采购与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资产管理的衔接。加强采购流程和采购文件标准化建设,抓好政府采购从业人员执业资格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供应商诚信体系,以制度规范评审专家行为。加强代理机构资质管理和内控机制建设,完善信息统计制度,保障和促进政府采购改革和发展。

3、 六项措施推进改革新“抓手”

如何让“十二五”时期的目标和任务落地?如何实现政府采购规模上台阶,采购综合效益上水平,推进政府采购改革向纵深发展?这就需要实实在在的措施和“抓手”,为此,王显强也给记者介绍了四川省在“十二五”时期着重推进的六大工作举措:

一是切实加强预算管理,提高政府采购权威性。包括对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和执行实行刚性管理,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的权威性;在细化部门预算编制中充分考虑政府采购的管理要求,完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工作,在全省范围基本实现部门预算逐步细化到工程、货物和服务分类,并落实到具体采购项目,做到应编尽编、科学精细;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管理,推进政府采购管理与预算编制、资金支付、资产管理的有机融合;加快采购预算执行进度,切实加强政府采购计划的审核,防止出现重复采购、超标采购现象,做到应采尽采,不重不超。

二是继续完善制度体系,发挥政策调控引导功能。下一步,四川省将进一步健全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非招标方式采购管理制度、分散采购管理制度、供应商管理制度,以及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完善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处理制度、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评审工作制度、集中采购机构和社会代理机构管理制度以及政府采购操作标准化制度等。借鉴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政府采购政策,加大绿色采购力度,提高节能节水产品和再生利用产品的比重。

三是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促进采购行为规范高效。在标准化建设方面进一步规范标书编制、开标评标、合同签订、履约验收、质疑投诉等操作环节,推进政府采购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促进政府采购操作执行与监督管理的各个环节既紧密衔接又相互制衡。在促进采购行为规范高效方面,四川将进一步加强集中采购管理,积极探索改进集中采购目录制定方式,强化目录的执行效果,提倡批量采购,发挥集中采购的规模效应。完善协议供货管理制度,探索协议供货区域联动机制,发挥其作为小额采购快速通道的效率优势,鼓励和发展网上竞价、电子反拍等电子化政府采购手段,尽快解决社会反映强烈的价格高、效率低等问题。

四是创新监管机制和手段,加大政府采购监管力度。各级财政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审计、监察等部门的工作沟通,建立协调联动机制,针对工作薄弱环节适时开展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实现监督检查常态化、主动性和针对性。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采购动态监管体系。建立严格的惩处制度,依法开展供应商投诉举报处理工作,加大对政府采购当事人违纪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进一步加大对采购单位、评审专家、供应商、集采机构和社会代理机构的考核评价力度,加强不良行为公告制度和政府采购市场进入制度建设,净化政府采购市场,促进诚信体系建设。

五是加快电子化平台建设,提升政府采购信息化水平。四川省将按照财政部提出的“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级建设”的要求,加快推进四川省统一的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建设步伐,努力使政府采购业务流程规范化、文本格式化、数据交换标准化形成有机整体,实现政府采购业务全流程电子化操作,彻底改变目前“手工操作”的传统方式。

六是明晰各方职能职责,打造专业精干的政府采购队伍。在这个过程中,财政部门、采购单位、代理机构以及专家队伍要各司其职,通过培训等形式加强队伍建设。

团结务实共商政府采购工作

——四川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处处长曹建琴答政府采购基层工作人员问

在日前召开的四川省政府采购工作会议上,该省各市、州、县政府采购监管机构和执行机构负责人在分组讨论时,畅谈了各自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四川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处处长曹建琴对讨论中集中关注的几个问题作了务实的总结说明。记者摘取了其中的部分问答,以飨读者。

问:四川省政府采购工作发展不平衡,部分市县还没有实现管采分离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给政府采购监管工作带来一定影响。而管采分离后的部分集采机构觉得自己的地位不高、没有归属感,应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答:管采分离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历次政府采购工作会议代表始终关注的问题。目前政府采购管理中的“分级管理”、“管采分离”和“集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的体制设计,是《政府采购法》立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其中,“管采分离”又是整个体制设计的核心。所以还未“管采分离”的市县要尽快解决这一体制问题。

对于监管部门和集中采购机构的关系,我们认为,两者共属一项事业,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他们之间是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关系。落实到具体工作上,财政部门要在制度规则、管理环境、经费保障等方面为集中采购机构提供支持和保障,切实做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用实际行动支持集中采购事业壮大。集中采购机构要通过专业化操作,将法律、法规和财政部门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每项具体采购活动中,坚决拒绝采购人超出法规制度规定的不合理要求,确保采购各个环节程序规范。

问:在基层,特别是经济不太发达的市县,专家数量少,素质普遍不高,给政府采购评审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答:目前,我省的评审专家库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效,库内专家已经接近6000名,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评审专家数量不能满足采购需求的问题。而且,随着专家库建设的不断加强,专家数量还将进一步增加,满足采购数量需求将不再成为专家库建设的主要工作目标。从大家讨论和我们掌握的情况看,目前评审专家还存在职业道德缺失、法律意识淡薄、专业素质不高、评审随意性大等诸多问题,不但无法保证采购的质量和效果,而且严重损害了政府采购的声誉和形象。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专家分类标准不尽合理、整体专家数量较少、缺少对专家日常性监管机制等,也是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对此,无论是财政部,还是财政厅,都高度重视,正在积极完善专家库的管理措施,并计划从5个方面着手解决这些问题。一是开发新的专家库,通过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实现专家资源全国共享。二是改进专家管理,调整专家分类,广开征集途径,根据实际情况相应提高或降低专家入库标准。三是加强专家评审现场管理制度建设。四是严格的评审专家违规处理。五是扩大监督范围,尝试对评审专家名单进行公示。

【地市风采】

四川省政府采购中心:上门服务做好采购准备工作

本报讯 四川省政府采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采购活动前主动上门与采购人单位沟通交流,将服务工作前置。

据了解,中心在获得采购计划审批信息后,积极主动与采购单位联系和沟通,对一些采购金额比较大或比较复杂的项目,实行上门服务。从而及时了解项目和采购单位的需求情况,征求采购单位的意见,认真分析采购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同时,根据项目情况,积极提出采购实施建议,帮助采购人做好采购实施方案,切实做好采购实施前的准备项目,保证了采购工作的顺利实施,提高了采购效率。

通过实行主动上门服务,密切了中心与采购单位的关系,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和理解。同时,在与采购单位的沟通过程中,通过对有关问题的解释和说明,也宣传了政府采购有关政策,让采购单位的同志了解政府采购工作,从而对中心的工作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成都:统一采购执行与管理标准

本报讯 成都市通过编印《政府采购规范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统一了政府采购执行与管理标准,让采购更加便捷。

据了解,《手册》内容包括基本行为规范和程序规范2个方面。基本行为规范对政府采购当事人、评审专家、代理机构和监督管理部门等不同对象规定了参与政府采购的最基本行为准则。程序规范则明确了政府采购的基本程序、5种采购方式的操作程序、专家抽取程序、质疑投诉程序、合同签订备案程序、履约验收程序等,以及相关程序的配套规范文书范本及表格。

据了解,该《手册》统一了成都市政府采购执行和管理工作的实施操作标准,极大地方便了政府采购各当事人了解和掌握政府采购操作执行、管理程序等,使政府采购执行有章可循,监督依法有标准开展,促进阳光采购和监督。

绵阳:加强专家征集扩大专家规模

本报讯 质量高、数量多的评审专家是保证政府采购工作良好开展的前提。为此,绵阳市财政局通过加强专家征集,扩大了专家规模。

在征集专家方面,绵阳市通过分散初审和集中初审的办法广泛吸纳专家。市财政局针对市卫生局、市教育局等一次性申报专家数量较多的部门,采取主动上门、集中初审的办法;对于比较零星分散的申报,采取由申报人到市财政局采购科进行申报,随到随时进行初审。对初审合格的评审专家,再次核对申报信息,并告知专家的权利、义务和评审工作纪律。同时对初审合格的专家资料及时录入省政府采购网络终端,并不定期将已录入省政府采购网络终端的专家资料上报四川省财政厅。

据悉,通过近2年的努力,绵阳市现进入专家库的专家已经由不足300人增加到750人,加上备选库专家,目前仅绵阳市可使用的专家已超过850人。

广安:标书技术参数设置合理化

本报讯 广安市在规范招标文件的编制中,要求供应商资格条件及项目需求与技术参数设置应遵守7条规定。

一是非国家规定的强制性资质或者强制性认证,不得作为资格条件。

二是投标产品制造厂商出具的投标特别授权函、针对某一招标项目的授权书、售后服务承诺函等不得作为供应商特有资格条件。

三是不得将供应商业绩和实施经验(案例)作为供应商资格条件。

四是不得对供应商注册资金提出过高要求,供应商注册资金作为资格条件的,原则上不得超过采购项目预算的50%。

五是因采购项目特殊需要设定的供应商资格条件,至少应有3家以上不同品牌供应商满足所设条件。

六是技术指标的设定应当是共性的技术指标,不得以某一品牌特有的功能配置、技术指标作为资格条件和关键技术参数(星号条款)。

七是因采购项目的特殊需要设定的产品关键技术参数(星号条款),至少应有不同品牌的3款产品满足该项技术要求。

宜宾:以预算确立采购监管基本框架

本报讯 宜宾市从抓采购资金着眼,以采购预算为抓手,推进监管制度建设。

首先是坚持采购预算编制制度化。把采购预算纳入各单位年度部门预算,在编制中按年度集中采购目录和限额标准的要求,对采购预算项目进行审查,凡属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内或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项目,年初列入政府采购预算。并通过市场调查,结合单位日常办公需要,制定年度市级部门常用办公设备配置标准指导意见。

其次是坚持采购预算调整规范化。对追加项目预算中涉及政府采购的项目及时调增采购预算。

再其次是坚持采购预算执行科学化。要求采购单位每月统筹申报采购计划,财政集中下达采购计划。并对年初部门预算中安排的部分大宗物资,通过统一预算编制标准,统一采购计划下达,统一实施集中采购,统一进行实物配发设备实施规模采购。

最后是坚持采购申报管理信息化。充分利用财政系统金财网大平台,对采购单位申报的项目采购计划和采购资金实施网上申报、网上审核,国库集中统一支付。

据悉,2011年,该市对已完成的采购项目和跨度时间较长未实施采购的1057万元项目资金进行了清理,并及时下发政府采购结余的处理通知。(本版文字吴敏摄影刘新华)

责任编辑:

本文来源: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