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阳光副刊电子报 >> 绅士陈岱孙

绅士陈岱孙

栏目: 阳光副刊,电子报 时间:2018-02-01 15:58:15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知大师之大仰高山之高系列之二十四

绅士陈岱孙

金岳霖:“还是要承认有非常之能办事的知识分子,陈岱孙先生就是这样一位。”

陈岱孙:“我这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情,教书。”

电影《无问西东》热映,里面有这样一幕场景:简陋的西南联大教室,学生正在上课。大雨倾盆,密集的雨点打在铁皮屋顶上叮当作响,教授讲课的声音淹没在巨大的雨声中。于是,教授提笔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字:“静坐听雨”。

影片中的这一情节并非虚构,而是源自西南联大法商学院教授陈岱孙“停课赏雨”的一段佳话。

陈岱孙,原名陈总,1900年生于福建闽侯县。祖父陈宝璐为光绪十六年进士;伯祖父陈宝琛同治七年进士,乃末代帝师;外祖父和舅父皆为驻外公使。1918年,陈岱孙考入清华高等科,两年后,带着“学得一些有用的知识,回来为祖国效力”的理想,进入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学习经济学,1922年取得学士学位,并获得美国大学生最高荣誉——金钥匙奖。随后进入哈佛大学研究院经济系学习,每天在哈佛图书馆专用的小隔间内,发奋苦读。“在这四年中,我根本没星期日,只有星期七。”“这四年是我平生一次最长期的密集的读书时间,也是我的专业知识最迅速长进的时间,更是我感到读书最有兴趣的时间。”陈岱孙曾这样回忆说。1926年3月,他的博士论文《马萨诸塞州地方政府开支和人口密度的关系》通过答辩,4月,陈岱孙横渡大西洋,游学欧洲。

1927年夏,陈岱孙得到母校聘书,前往清华担任经济学教授,1928年,兼任系主任,自1929年起,长期担任法学院院长——在当时他是同时期最年轻的院长。

在清华任教之初,陈岱孙承担《财政学》《经济学概论》《经济学说史》三门课程。除了为一班旧制学友用英语讲授外,陈岱孙全部使用汉语授课。他要求自己在备课的时候,将头脑中的经济学词汇和术语全部译成中文,今天我们所接触的经济学名词,有很多都是陈岱孙在授课时翻译过来一直沿用至今的。

20世纪30年代,面对经济学教材全部是英文版的状况,陈岱孙曾打算写一部《比较预算制度》,就当时各个主要国家的预算制度做比较研究。为此,他搜集了大量材料,也准备好了若干章节的内容。但书还没有完成,卢沟桥事变爆发,陈岱孙在战乱中告别清华园,同清华师生一起加入西南联大。在这次搬迁中,《比较预算制度》一书未完成的书稿和参考资料不幸遗失,陈岱孙晚年时提起这件事,依旧遗憾不已。

1937年7月9日,陈岱孙和梅贻琦、顾毓琇等清华教授参加了蒋介石在庐山召开的各界人士关于国是问题会议。回到北平,平津地区已全部沦陷。面对近在咫尺的清华园,陈岱孙却有家不能回。在城内与校务会议同仁商定完学校前途大计后的第二天,他只穿着一身夏布长衫,义无反顾奔赴南京、长沙、昆明,随学校南迁,一去就是八年。

八年后的1945年11月,陈岱孙作为“清华大学校舍保管委员会”主席,同土木系教授王明之率先抵达北平,组织并主持接管、修葺校舍的工作。面对满目疮痍,陈岱孙不辱使命,经过10个月的艰苦努力,清华园恢复了往日的光彩,师生们也可以顺利开学了。校务长潘光旦看到重新修复的校园时感叹:“九年噩梦,已成云烟,今日归来,恍若离家未久。”

金岳霖则评价说,“还是要承认有非常之能办事的知识分子,陈岱孙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梅校长知道陈岱孙先生能办事,所以在大家回到清华园以前,他派陈先生回北京做恢复清华园的麻烦工作。清华校园受到日帝军队的破坏,糟蹋得不像样。教员的宿舍也成为养马房子。陈岱孙先生居然在短期内把清华校园收拾到原先一样,重办大学。”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院系调整,陈岱孙离开了清华园。1952年陈岱孙赴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执教并任第一副院长,1953年即到毗邻清华的燕园,担任北京大学经济系主任。

秉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的理念,陈岱孙教书育人,心无旁骛。

由于自身的兴趣所在,也由于宽容的学术环境,陈岱孙喜欢述而不作,留下著作不多。但他的讲义,常修改了一遍又一遍,人们说,听陈岱孙讲课,听者只要肯认真记下笔记,听完就等于得到了一部专著。

经济学理论相对枯燥无趣,但他的课却从没人缺席,他用天生的幽默感把课讲得生动有趣。西南联大学生陈维仁回忆说,陈先生讲课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引人入胜。“他走上讲台,先是放下包,转身在黑板上写下所讲的题目,然后再转过身来解开金光闪闪的手表放在讲桌上,便开始讲课。如果陈先生讲课结束钟却没有响,那一定是钟出了毛病。至今每次回想起听陈岱孙讲课,仍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胡邦定也回忆说:“陈先生讲课,最大的特点是清晰、洗练,没有多余的话,字字句句都让你听得真切。像剥竹笋一样层层剖析经济学原理,从概念到理论体系都给你一个完整而明确的认识。”

在清华校园里,年轻的陈岱孙,既有中国学者的风度,又有英美绅士的派头。一米八几的个头,经常是一身笔挺的西服,衣领、袖口妥帖平整,整个人不苟言笑。就是平常衣衫,也能被他穿出一种别样风度。即使在那个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陈岱孙在西南联大依然着装体面。

陈岱孙擅长足球、网球、游泳、狩猎、高尔夫,曾在报纸上发表狩猎游记,一套高尔夫球杆收藏了60年。此外,他还喜欢听歌剧、昆曲,为学生组织“古音曲社”,亲自粉墨登场。闲来无事,他也好与人打斗智的桥牌,联大之中,鲜有敌手。

那时的西南联大人才济济,大师云集,但有才者多狂傲之气,可性格温和的陈岱孙却和谁都能相处。他和朱自清处得很好,还为此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小住为佳,得小住且小住;下联是:如何是好,愿如何便如何。

所以,凡是与陈岱孙接触过的人,无论是共事多年的同事、朋友,还是受业的弟子,谈起他,大家用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gentleman”,敬佩他在治学、育人、待人接物上,无一不体现出的一种真正的绅士、君子所具有的风度。

如此风度翩翩,近乎完美,陈岱孙却一生未婚。他的外甥女唐斯复后来在一篇回忆录里写道,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记者曾经在采访他时,问其终身未娶的原因,他的回答是:“一是没时间,二是需两厢情愿。”

陈岱孙执教近七十年,80岁还在给本科生上课,90岁还在带博士生,95岁依然在主持博士生的毕业答辩。

1997年7月27日,陈岱孙去世。生前,他曾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我这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情,教书。”  

(阳籍)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736期第8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