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谜面·谜底】
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 谢宗玉
我有一个亲戚,小学毕业后,去了广东一家染布厂。在随后的六年,他在不断重复一个动作,每隔三分钟,从快速转动的机床上,把一匹转好了的新布搬下来。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这个单调而枯燥的动作,没有让他发疯,反而让他赚了点小钱,在村里同龄人中率先盖了新房,娶了媳妇,生了孩子。
又过了四年,机缘巧合,加上不知从哪里弄来的一张假文凭,他居然辗转进了一家跨国公司,搞售后服务。因做得不错,又三年,他被提拔为售后服务部的部门经理。
让人唏嘘感慨的是,村里儿时的小伙伴中,有一个学霸,这时正好研究生毕业,找了三四个工作,都不满意。最后竟投到了他的门下。这事在村里可闹大了,学霸踌躇满志了十几年的老子,气得差点翻了白眼,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读了这么多年书,末了却跑去给一个小学毕业生做事,实在太丢人了。
学霸没脸回村了。我这个亲戚过年时专访了一趟学霸的父亲,云淡风轻地说道:不要觉得丢脸,现在找工作不比过去。我手下全是研究生,还有博士生。我只是比三伢子早进去几年,换作现在,我也进不去。那可是全球五百强呢。
学霸的父亲弄明白“全球五百强”是怎么回事后,脸上又恢复了一些昔日的荣光。只是我想起自己苦读了这么多年,末了薪水竟不如我这个亲戚的零头,免不得要酸溜溜调侃他几句。他一脸温和,望着我笑:你们十年寒窗不假,可我在广东也不是睡大觉混过来的。整整六年,除了吃饭睡觉,每隔三分钟,就得重复一个动作。你想一下看,你能做到吗?
我疑惑了:我是做不到,可重复这样单调的动作,除赚点工资外,又有什么意义呢?
他一脸沧桑地摇了摇头:正是这个工作,培养了我专注、敏捷、忍耐这三种钢铸般的品质。我若不专注,神思游离,又或者笨手笨脚,拖泥带水,不能把布筒及时拽下来,机器就会卡壳停产,甚至会出大故障。而一天十二小时甚至更久的工作,也把我的忍耐力磨到了极致。正是这三种品性,让我特别胜任现在的工作,让手下服服帖帖。你们十年寒窗,不也是在磨这种品性吗?
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瞪着惊疑的眼睛看着他。十年寒窗,我们不是在学知识吗?我们学了那么多,背了那么多,演算了那么多,最后的功用,难道只等同他一个单调的动作?
“不过,我以前也有个苦恼,上司是欧洲人,要求工作汇报,一定得用英文,我做不了,只好让下属代劳。现在好了,下载一个软件,我先写成中文,输进去,分分钟就转换成英文了。”他补充性地把我引以为傲的东西进一步无情抹杀。
现在我算明白了,为什么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还要让那些学生把仅有的几本课本读熟、读烂、读臭,而不是干脆把他们关进图书馆,任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或许相对那些我们自以为是的知识而言,这个社会更看重我们有别于猿猴的人格和品性?教育的第一目的或许不是为了让我们掌握更多的知识,而只是借功课来磨砺我们的意志、克服我们的毛躁、锻造我们的耐心、塑筑我们的严谨、铸就我们的细致?
我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第一台电脑的诞生,应该是花了科学家几十年时光。但看使用说明书,绝大部分人只需半个小时,就会懂得如何开机关机、简单操作。
这表明什么?表明这个社会根本不在意普通人学了多少知识。文明的奥秘,我们可以越来越不懂,但只要我们是这个时代的人,就丝毫不必担心由于自己太笨而享受不了这个时代的文明成果。
科技越发达,工作便越简单,这也是我这个亲戚单凭一个搬运动作,就可以盖房娶亲生子的原因。电脑的诞生,或许是几代科学家的心血。但不管是几代,这些科学家的数量是有限的。主要研发人员也许不超过一千人。但自有了电脑后,电脑的制作业、销售业以及售后服务业,就得需要几百万工人甚至几千万工人和商人。这些工人依靠电脑谋生。他们中的任何一人,都不必拥有独立制造电脑的能力。他们只要分别在流水线上加固一个螺丝,焊接一条电路,安装一个晶体,一台台电脑就生产出来了。
说到底,这些工人需要的水平,并不比使用者需要的水平高多少。他们只需要比使用者更敏捷、更耐心、更细致就可以了。
以前总觉得应试教育扼杀了人的天性,有百害而无一利,现在看来,正是应试教育为这个时代培养了千千万万严谨、细致、耐心的“生物机器人”。而一小部分勇立时代潮头的风云人物,以及各行各业的创新精英,也不是区区应试教育所能抹杀得了的,相反,他们所需要的一丝不苟的品质只怕比工人更严苛。只有经过应试教育的淬火,他们才能成为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人物吧。其他万千学子,算是陪太子读书。
这么看来,我们长大后所从事的工作,或许并不需要我们在读书时代那么起早贪黑地压榨自己的青春?也许只需花一半精力就能拥有足够的品性胜任现有的工作?
那么,十年寒窗,如地狱般的煎熬,究竟是为什么?
答案是,好工作太少,而人又太多。我们的拼搏,甚至可能会因过犹不及而扭曲心灵,弄得一身负能量,为的只是换取一张文凭,敲开窄门,淘汰他人。
我那个小学毕业的亲戚,如今又“函授”了一张国内名牌大学的文凭。没有人知道,他一个小学毕业生怎么拿到那大学函授文凭的?也没有人知道那大学的函授学业是不是比染布厂六年更能培养一个人的能力?但大家都知道,那大学的牌子很硬,在职场上可以秒杀很多人。
(作者为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