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阳光副刊电子报 >> 祖传理发

祖传理发

栏目: 阳光副刊,电子报 时间:2017-06-15 16:44:22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散文】

祖传理发

■ 包松林

城南有个老社区,逼仄的弄堂口,墙上挂着一块不起眼的牌子,既不是电子屏的,也不是霓虹灯的,而是一块薄薄的旧木板,上面端正地写着“祖传理发”,觉得好奇,理发还有祖传的?正好我头发也到了该理的时候,便去一探究竟。

顺着弯弯曲曲的巷子走到深处,果然找到了,门前用竹子搭着长长的瓜藤架,茂密的叶子长成了一道绿色走廊,上面垂结着几只南瓜,边上还结着葫芦。对于我这个找上门的新客人,女店主热情地招呼,请我先进去坐会儿,说刮胡子的马上就好。进门一看,这个理发店,其实是一户人家的客厅,靠里面摆着一张八仙桌,用于吃饭,外侧仅有一张皮座椅,很有些年头了,还有就是挂着一面镜子和一些陈旧的理发器具,仅女店主一人负责理发。不大会儿前面那位结束了,我坐上那张皮椅,皮椅“咯吱咯吱”地响,老板忙解释:“不碍的,牢着呢。”攀谈中得知,店主姓吴,已67岁了,上世纪70年代就嫁到夹城里,育有一子一女,前几年子女都搬出去住了,她仍坚持在老房子里替人理发。吴阿姨的祖父就是理发的,她父亲12岁就学理发,到她这一辈,兄妹五个她排老三,自幼聪颖好学,父亲就选她做传人,当年是15岁。看来祖传不是虚言。“生意人要守信的,诈人是做不长的。”吴阿姨说得实在,边帮我理发边聊起她的“发家史”。

1969年吴阿姨进了塘南路上全市数一数二的红光理发店,当时处于“文革”初期,店里要求职员只理发不烫发,认为烫发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她循规蹈矩,所以一直到现在也不做烫发。我说,加做烫发或染发不就增加营业收入了?吴阿姨笑着回答:“也不想多赚那几个钱,把老手艺做精做专就行了,再说那烫发和染发都对发根有损伤,尤其染发对身体健康不利的。”她说来这儿理发的大多是回头客,最远的从30里外的新安镇赶来,就是认她的手艺。吴阿姨讲了件趣事,说她有个客户是大老板,住在新世纪花园那儿,常年来理发,有次要见重要客商,因为时间紧就在楼下的发廊理发,岂知理了一半看到发型太糟糕,立马停下来,打的赶到夹城里调整发型,吴阿姨知晓他的发型喜好,在很短时间内调理好,老板满意地去见客户了。吃手艺饭,一是靠技术,二是靠诚信,这家祖传理发,恪守规矩,能在温州发廊、扬州发厅等街巷棋布的夹缝里数十年活下来,自有它存在的理由。

“豆腐花来啦!”“吃桂花糖芋头!” 已近傍晚,弄堂口传来熟悉的吆喝声。理完发,按她的收费标准付10元,但她只肯收7元。“没洗头就少收3元吧,出多少力收多少费,凭良心做活计。”吴阿姨淡淡地说。这个老小区正待拆迁,大大的“拆”字已经上了墙,四周的高楼大厦也竖了起来,这里犹如一块城市盆地,片片褐色的瓦,丛丛油绿的树,无声地诉说着过去。我问吴阿姨何时搬离,她说,在这儿住久了就有感情,搬走后就不容易见到这些几十年的老乡邻了。人家每月来理发,像定期聚会似的,家里的事,社会上的新闻,哪个大官又进去了,甚至希拉里败了,特朗普当总统了,都扯扯,蛮好的。我在想,这祖传理发还能在此坚守多久呢,谁也不知道。或许,不加雕琢的,让人觉得真实;渐行渐远的,让人留恋。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673期第8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