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的母亲泪流满面
【我最得意的一篇作品】
雨中的母亲泪流满面
■ 尔雅
十六岁的秋天,我告别父母,负笈远游。前一天母亲忙于收拾行装,又一遍遍反复叮嘱,竟至于整夜未眠。当日秋雨连绵,我挤上远行客车,看见母亲在雨中站立,浑身湿透,泪水与雨水一起在脸庞上倾泻而下。远游是到异乡求学,彼时上学不易,整个乡中学二百多名考生只我一人中榜,一时间全乡轰动。既中秀才,困顿破败生计便有了改观的希望,所以这是喜事。但是母亲泪流满面。她的泪水里包含了真切的悲伤和忧愁。她未必不觉得骄傲,她担忧又难过的是:我弱小又糊涂,带着有限的借来的盘费,一个人会怎样面对漫长又艰难的生活。她渴望温饱生活,但作为女人和母亲,她更关心细微琐碎的日常。
多年以后,雨中场景依然清晰如初。有一次母亲提起当年,她说,看着我挤上客车,忽的一下,心就那样空了,不见了。她不善言辞,平常也很少说起早年岁月的艰辛。我在她身边,她就会觉得好。一直到今天,她仍然不知道我在做什么样的工作。她只知道我在一所大学里,也知道我写过若干本书。她有时会拿起我的书,仔细地看。她简洁地发表评论说,这书看着好。就像是她读过了书里的章节。实际上母亲不识字,她不知道书里写了什么。有时候她坐在我身边,不说话,她伸出一只手,小心、仔细地抚摸我的头发,就像我的幼年时代一样。对她来说,我一直未曾长大。
我少年出游,从此一直在异乡生活。辗转奔波多年,终于能够稍稍安定。其间经历人间冷暖得失,也懂得人生一世,草木枯荣,万物生长,各循天道,无论繁华与苦厄,无非逞一时之兴衰,有平常心才是大幸福。
某年冬日,在异乡独坐,看窗外寒风凛冽,大雪纷飞,想及一人漂泊多年,整日追逐名利江湖,光鲜生活中其实暗藏了无数的颓败与寂寞,不免发出叹息之声。突然之际,想念母亲。不知道她在北方的乡村里是否健康快乐。又想起自己假以忙碌,已有半年不曾看望了,但冰雪封路,不能回乡。于是产生了写一篇文字的念头,片刻之后,一挥而就,在纸上写下短文《两个女人》。等到写完,看见窗外雪后初霁,世界一片洁白明丽。再看自己,已是泪流满面。这篇短文中的另一个女人是我的姐姐。她同样是在我的生活里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女人。迄今为止,这篇几百字的短文,先后刊登在约一百家纸媒上,在数十个场合的朗诵会上出现过,很多朋友都有读罢落泪的经历。全文只有几百字,我在此全文引用如下:
母亲生我的时候是十九岁。她有两条乌黑、粗亮的大辫子。我在仲夏的中午降生,之前,母亲还在山上的地里做农活。太阳很大,照在她的脸上。母亲忽然感觉到我要到来,她就从山梁上一路跑下来,她的头发在夏天翩翩起舞。母亲没有读过书,对于生活的艰难一无所知,许多事情只是出于本能。她的奶水源源不断,我因此看上去像是一个胖子。我记得有些时候父亲离开我们,到很远的地方去寻找粮食。母亲带领我们,在村口守望,她的嘴唇被风吹干,那样的难看和肮脏;我们在尘土里爬,仿佛快乐而且饥饿的虫子。我们经常被锁到空旷的院子里,然后看见暮色一点一点降临,最后黑夜包围了我们;父亲和母亲还没有回来,我们会小声地哭泣,因为黑暗、饥饿、无助、孤独。有一次,母亲走到十里外的村庄去借一点面,我们在等着母亲,她一回来,我们就可以吃饭了。终于,她回来了,我们看见,她在哭。
我很小的时候,姐姐就到我们家里来。她其实是母亲的侄女。姐姐是我们家的一个成员。即使在玩耍的时节,她也会牢牢地抱住我,不让地上的尘土弄脏我的脸和衣服;她嚼碎核仁,然后喂给我,剩下的半个,她会小心地放进口袋里,准备下一次喂给我。童年的姐姐非常瘦弱,她很晚才上学读书。我上了学,下课之后,我会到中学里去找姐姐。我站在教室里,等着姐姐做完作业,然后,和她一起回家。姐姐是我们那里出名的美人,像一只妩媚的猫,我记得有一些男生为了讨好姐姐而忍受我粗鲁的呵斥。
我小时候虚弱,敏感,比任何一个同龄的孩子都要自卑。为了讨好他们,我经常故意让我的脑袋碰撞坚硬的东西,然后等待鲜血从头发里流下脸颊。我仇恨乡村里的一切事物,渴望到达一个谁也认不出我的地方。母亲和姐姐是我最后的、最好的依靠。我十三岁的时候,还要姐姐搂着我睡觉,我的脸紧贴着她的乳房,如果姐姐不是在那一年去了远方,我可能还会这样。一直到我二十岁,我还会躺在母亲的身边入睡,我觉得安全,空气里有香甜的气味。
我在两个女人的怀抱里逐渐长大,我变得勇敢、坚强,不与生活中的阴影妥协。她们为我骄傲。骄傲就是她们现在的生活。由此我也热爱世界上所有像母亲和姐姐那样的女人。也许她们正在年华老去,但是毫无疑问,她们依旧保留了最好的美丽。
在自我的人生遭遇困顿感伤的时刻,我们经常以为如母亲这样的女人充满了强悍的力量。事实上也许是出自我们的想象。后来有一次陪母亲看她的相册,看到我写作《两个女人》时期的母亲照片,惊讶地发现,那时候的母亲瘦弱黝黑,苍老破败,几乎是她的人生里最为困顿痛苦的时候。
——尔雅——
本名张哲,甘肃通渭鸡川人。17岁开始文学写作并发表作品,迄今在各类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约300万字。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蝶乱》《非色》《卖画记》《同尘》等,小说集《哑巴的气味》,散文集《一个人的城市》,学术随笔集《诗学与艺术问题》等。先后获得甘肃省最高专业文学奖“黄河文学奖”一等奖、二等奖,敦煌文艺奖,及甘肃省重点文艺作品项目资助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八届高研班学员。甘肃省“四个一批”人才,副编审,教授,影视传媒专业硕士生导师。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