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政采要闻 >> 电子监管:织就一张全程全域的恢恢天网

电子监管:织就一张全程全域的恢恢天网

栏目: 政采要闻 时间:2015-09-29 15:06:06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互联网+政府采购:一场姗姗来迟的约会系列谈⒂

电子监管:织就一张全程全域的恢恢天网

■ 张纪雄

上篇我们谈到,采购交易数据会从交易平台实时同步到政府采购监管部门的内网里,其目的有二:一是备份网上交易的数据,二是实施电子监管。

让数据发挥价值,让信息发挥威力

◆把牢数据“管道”和“阀门”

“政采电商”部署在公有云上,这朵云必须是经过权威部门认证的“可信云”。采购交易数据是政府部门重要的经济数据,除了政府部门,不允许其他任何机构接触这些数据,政采电商有保证数据安全的责任与义务。同时,在数据同步过程中,确保数据不会被误传,传输途中不会被截获。

我们要在交易平台里,为各个政府建立“数据大使”,也即交易平台已经把各个政府的数据进行了逻辑分区,它们是相互独立的。然后在政府的采购内网中,安装一个数据装载设备,与交易平台的逻辑分区进行对接,通过身份验证后,逻辑分区里的数据就可以同步到采购内网。这里面,“数据大使”与数据装载设备之间将设置“暗语”,对上“暗语”后才可以“握手”连接,确保连接的是自己的数据,不会误连。

与此同时,上级部门可以依法同步下级政府的数据,数据“管道”的接头上还需安装一个“多通阀门”,上端连接多个“数据大使”,下端连接一个数据装载设备。

这样的设计机制,采购交易平台上的数据就可以安全地复制到政府采购内网中,监管机制也就建立起来了。

◆沿路“拦网式”监管

为了实时了解交易平台的交易情况,可以在数据管道中的任何一个地方放置一个“监控器”,数据通过时,若不符合要求,即进行报警。这就好比在水网中放置一个“鱼网”,“小鱼”可能会从网上漏下来,而“大鱼”则会因触网而被拦下,经过排查处理后即可放行。

这张“鱼网”的密度可以根据情况自由灵活地设置,以满足不同时期不同层级的监管需要。拦截的信息可以从手机短信、微信、APP或是电脑客户端等方式推送到监管人员面前,让监管人员随时随地了解政府采购交易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甚至可以提前预知某些情况。监管人员得到这些信息后,可以把处理意见及时发送至采购管理部门,让他们进行处理。这种方式我们称为实时性监管。

◆逐项“扫描式”监管

即使进行了拉网拦截,可能还会有“漏网之鱼”,那也没关系,我们还会有更严格监管措施——逐项扫描。

逐项扫描,就是设置更为丰富的监管规则,在后台数据里进行逐一清查。当然这样的清查,不需要天天进行,定期处理即可,也不必在白天系统繁忙时清查,完全可以在晚上系统空闲时工作,监管人员早上一上班就可以看到系统逐项清查的报告。然后将这些报告的相关内容,或公开在互联网,或依法进行处理。久而久之,交易行为自我约束机制就会自然形成。

◆全网数据综合对比分析

对上级政府而言,除了上述两种监管方式外,还可以进行全网对比分析。比如,我们可以把某个供应商、相同产品、相同时段在不同的采购站点的交易价格放在一起对比分析,就不难发现这个供应商是否诚信。如果这个供应商这种行为不是偶然为之,而是屡见不鲜,那就要对供应商进行约谈或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监管平台可以提供这样的“体检”功能,定期对交易行为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出具“体检”报告为监管决策服务。

把数据变成信息,把信息变成知识

前些章节我们讨论数据和信息的关系时,谈到信息技术理论认为,信息是对人有意义的数据,“意义”是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的。我们也提到,经济信息学认为,信息是传递中的知识差,即你懂我不懂的东西。从信息经济和信息技术两个侧面,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在谈信息与数据的关系,一个在谈信息与知识的关系。下面,我们就谈一谈“知识”的问题。

既然认为信息是知识差,那就可以把信息理解为“边际知识”,也就是新增的那部分知识。由于人的思维的复杂性,自然,知识不可能是简单的信息相加,它甚至可以“自增加”。人们通过思维活动,将已有的知识,经过分析、归纳、推理、判断,也可以产生对新事物的看法,这就是知识的“自增加”。

知识一词常常与“聪明”或“智慧”联系在一起。如果一个人知识多,或者自增加的知识多,我们就会说这人非常聪明。如果把人扩大到组织,把组织抽象成一个“人”,那么组织也是有知识的,也会有自增加知识的能力。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型组织。

政府采购监管部门也可以成为一个知识型组织,网上交易平台和监管平台建成后,它变成知识型组织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大了。随着网上交易的数据越来越多,我们对数据的分析利用的方法也越来越多,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就会慢慢积累下来,汇成一个“方法库”,还有计算机实现的技术模型,也在不断增多,逐步形成“模型库”。最终,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交易平台和监管平台了,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知识系统,它将很大程度代替人们生产知识,让采购监管部门变成得更加有“知识”,也更加“聪明”,甚至能“预测”尚未发生的事情。如此智慧的监管体系,似乎让之前的那幢“摩天大楼”又多了一道天然的安全屏障,人们驻足在电子屏前可以触摸比价各类商品,对于商品的质量、性能,甚至是后续技术支持、服务均无需担忧,由后台强大的电子管家来替您把关,让供应商诚信经营,让采购人心无旁骛。

互联网相逢政府采购,虽姗姗来迟,但相见恨晚,如才子佳人,似连枝比翼,天造地设,激动人心。一个知识型的政府采购系统必将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责任编辑:lyj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 第512期4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