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是不是个问题
“剩女”是不是个问题
■ 孙沛东
上月,英国BBC报道了中国“剩女”——她们往往27岁以上,自信、收入高、名牌大学毕业、有房,但嗷嗷待嫁,每个人都有一颗“恨嫁” 的心。中国“剩女”似乎走向世界了。
其实,“剩女”是一个被社会建构的伪命题,其背后隐含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二元对立式性别价值体系。与之相伴的是“白发相亲”,即父母代替子女相亲。在上海,这些父母介于50到70岁之间,绝大部分都是本地人。他们中七成人曾上山下乡、经历“文革”,而且一半以上人的配偶也是知青。
“白发相亲”又有哪些原因呢?
其一,下乡是知青一代一次陡然的生命转折,是一种向下的社会流动,它导致不少知青晚婚晚育或不婚不育,甚至已婚者婚姻不幸福。正是这种被延后的恋爱与婚姻生活,使得他们对子女的婚姻有着非同寻常的急切与焦虑。
其二,独生子女政策也是推动“白发相亲”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三,不完善的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造成知青一代父母,对自己及子女的未来生活充满担忧,所以力图在婚姻市场上寻求“上迁婚”的可能,试图通过婚姻关系的缔结,为自己和子女的未来获取更加可靠且有保障的人生保险。
可见,相亲演绎的并非“剩男剩女”的戏码,真正的主角是知青一代父母。“白发相亲”是他们对当下经济、政治和社会变迁尤其是市场化的一种回应与策略。
一方面,独生子女一代是在整个社会转型过程中成长起来的“纸尿裤一代”,其自我意识和自我中心的实用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比父辈们强烈。
另一方面,在网络和新媒体的技术条件下,他们与那些生活在西方的同龄人相差无几。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50后父母造就了内心追求自我但又包袱沉重、不能完全自我释放的80后子女,80后婚恋的焦虑,其实是代际累积的结果。
(摘自3月8日《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