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采购开启福建政采低价新时代
栏目:
政采头条 时间:2014-02-21 10:58:57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 本报记者 赵家旺 贾璐
通讯员 李穗华
采购一批预算额为125.45万元的空调,最终的采购价会是多少?
福建政府采购给出的实践答案是54.6828万元。
9月11日发布的福建省省直机关空调批量采购(第一期)项目采购结果公告显示,该项目第1包中标额为138.0035万元(预算额166.2350万元),第4包中标额为66.0810万元(预算额111.6230万元),第5包中标额为54.6828万元(预算额125.45万元),3个包的节资率分别达16.98%、40.80%、56.41%。
作为福建批量集中采购的首个试水之作,该项目取得的开门红充分验证了批量集中采购模式的巨大价格优势,同时也正式拉开了福建省政府采购迈向“真正集中”的改革序幕。
省级批量采购第一枪
在中央单位批量集中采购改革试点工作逐步迈向深入之际,哪个省份会率先在省级单位中实施批量集中采购试点,备受关注。
2012年7月,福建省先声夺人。由福建省财政厅发布的《关于实行省级单位空调批量集中采购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今后该省省级单位通用空调设备采购项目纳入批量集中采购范围,按照采购单位上报计划、财政部门汇总需求、政府采购中心集中招标的程序实施。
福建率先“发枪”,或许会让其他地区感到些许意外。然而,这并非是福建的偶然之举。
“去年年底,我们就开始酝酿实施批量集中采购。” 福建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福建采购办)主任陈振兴表示,中央单位批量集中采购改革试点的经验,让人们充分地认识到,批量集中采购模式是真正意义上的集中采购,代表了我国政府采购制度进一步优化的方向,实施批量集中采购势在必行。
而实践中网上竞价模式存在的“软肋”,则加速了福建采购办实施批量集中采购的步伐。
陈振兴介绍说,网上竞价虽然具备采购灵活、效率较高的优势,但在竞争的充分性以及价格的合理性方面,并不尽如人意。比如,虽然相关办法明确规定,参与网上竞价的品牌必须为2个以上,但实践中会出现不同品牌由同一供应商代理的情况,竞争的充分性无法保障,价格优势自然也无法体现。此外,在网上竞价模式中,从采购单位提出需求到实施竞价,再到后期供货,都存在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强化监管的薄弱地带。
“因此,借鉴中央单位批量集中采购模式,改革网上竞价模式,是福建政府采购的必然选择。”陈振兴说,在财政部《2012年政府采购工作要点》明确提出批量集中采购改革工作将逐步推广到省级单位后,福建采购办便正式将实施批量集中采购试点提上了工作日程。
先易后难,不做“假批量”
实施批量集中采购试点的大方向确定后,福建开始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其中,确定试点范围成为首要事项。
计算机品目首先被纳入考虑范畴。“起初,我们也想参照中央单位的做法,从计算机等采购量相对较大的品目开始,确定几款基本的配置参考,实现需求标准的统一化。但是,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集采购单位、供应商和采购代理机构的意见后,我们发现,计算机机型繁多,加上福建地区计算机产品市场供应的特性,要选出几种配置合理的基础机型实在不是一件易事。” 福建采购办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选型不合理,无疑会给后期的执行带来很多问题。因此,在暂时难以确定基础机型的情况下,福建采购办转变了思路,决定从产品型号相对简单的品目开始。
在重新思考试点品目的过程中,福建采购办工作人员笑言:“福建特殊的气候帮了忙。”一般从四五月份开始,福建的气温开始升高,采购单位对空调的采购需求也便开始增多。加上空调产品型号单一,采购量也相对较大。综合各种考虑,空调项目最终被确定为试点品目。
“试点范围确定后,接下来便面临着一个核心问题,即如何规范需求的提出、实现需求的统一。这可以说是决定真批量还是假批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福建采购办相关工作人员说,2011年发布的《福建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和办公家具购置费预算标准(试行)》,为此次试点提供了预算经费控制标准,但具体的采购需求配置标准还需进一步明确。经过严密地研究论证,最终,采购办提炼出了8项基础技术指标,作为采购单位的填报采购计划的基本选项。
解决了配置需求标准这个关键的基础问题,其后的执行流程问题也迎刃而解。按照《通知》的规定,省级各有关单位应当按期报送批量采购计划;各主管部门将采购计划审核汇总后报送至省财政厅;省财政厅再将各主管部门上报的批量采购计划汇总后送省政府采购中心;省政府采购中心根据每期批量采购计划进行公开招标。
“此外,考虑到批量集中采购的招标周期相对较长,为了保证批量集中采购机制和采购实际需求的紧密衔接,我们要求供应商将批量集中采购的投标有效期延长到3个月,并承诺在有效期内按批量集中采购的中标价格提供产品和服务。对未及时加入当期批量集中采购、确有急需且采购金额不超过10万元的采购单位,各省直单位报经主管部门同意后,可在当期批量集中采购中与成交供应商约定的预留份额中解决。” 采购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开门做招标
在试点通知发布后的十几天内,福建采购办完成了首期空调项目的计划汇总,并将采购计划下达到福建省政府采购中心(以下简称“福建采购中心”)。作为具有标志意义的试水之作,该项目能否顺利开展让政府采购部门捏了一把汗。
“当时,我们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招标文件的公允度,因为采购量较大、受关注程度较高,所以在商务条件、技术指标设定上容不得一点马虎。”福建采购办相关工作人员回忆说。
福建采购中心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对于这次空调批量采购,工作人员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便是制作招标文件。
为了做好招标工作,采购中心将一贯的“开门做招标”理念发挥得更加充分。
据该负责人介绍,在采购人填报配置需求基础上,采购中心专门组织专家论证用户需求,最终剔除含有倾向性的指标,保留共性的东西,形成了此次采购的具体需求指标。7月27日,福建采购中心在网上发布了项目预公告,公开征集对该项目的修改建议。在8月8日招标公告正式发布后,采购中心在供应商的建议基础上,对招标文件的部分内容再次进行了修改,开标日期也由之前的8月30日延期到9月10日。
中标价比网上竞价便宜10%以上
9月10日的开标,尽管未能出现供应商蜂拥云集的场面,但竞争的程度丝毫不弱。
“因为批量采购的规模较大,所有供应商都给出了低于市场价的报价,我们也不例外。”此次空调项目的中标供应商之一——福建省闽深贸易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王超坦言:“相比之前的网上竞价,如今的批量采购模式对供应商的影响更大,我们这些经销商的利润会下降,厂家的利润自然也会受损。但是我们为什么还会参加投标?因为市场的共性就是如此,每个品牌都在追求市场份额和知名度,所以只能暂时牺牲利润。”
供应商的投标策略直接决定了中标结果。该项目除了第2包、第3包因实质性响应招标文件要求的投标人不足3家作废外,其余第1包、第4包、第5包的节资率分别达到了16.98%、40.80%、56.41%。
对于这样的中标结果,采购中心有关负责人并不感到意外:“采购规模比较大,供应商的竞争充分,批量采购中标价低自然是意料之中的事。虽然还没有详细计算,但粗略估计,这次批量采购的中标价比以往的网上竞价中标价能便宜10%以上。”
未来将在更深更广层次推广
福建批量集中采购首次试水,以令人满意的结果收官。让福建采购办推进批量集中采购工作的信心变得更足。
陈振兴表示,进一步推进批量集中采购的广度和深度,无疑是今后福建政府采购工作的重点方向。
在基本的工作思路上,陈振兴给出了4个字:稳中求进。
“从目前来看,我们会逐渐完善空调批量集中采购的实施机制,积累实践经验。”陈振兴举例说,“比如,在第2期招标中,我们会完善计划填报汇总模式,由之前的纸质填报变为网上填报汇总;对应相应的配置型号,采购人只需打钩选择即可,从而杜绝需求填报的随意性。”
对于今后更长时期的规划,陈振兴坚定地表示,在不断积累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福建会逐步将批量集中采购的试点范围由空调品目拓展至其他通用类办公品目。
责任编辑:
本文来源:
下一篇:
部分节能产品从强制类调整为优先类
上一篇:
安徽政府采购为农田“增肥”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