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实务操作 >> 实务操作(探讨)电子报 >> 筑牢采购内控的“防火墙”

筑牢采购内控的“防火墙”

栏目: 实务操作(探讨),电子报 时间:2025-09-16 14:12:43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控采有方】

筑牢采购内控的“防火墙”

■ 李晨欣

政府采购是法院保障审判执行工作高效运行、合理配置资源的重要环节,其规范性、效率性与廉洁性直接关系到司法公信力与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近年来,安徽省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推进司法改革和优化司法服务的过程中,深刻把握政府采购工作的内在规律与风险特性,在法院的物资装备、技术服务等采购需求日益增长,采购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下,紧密结合本院工作实际,着力构建并持续完善了一套“权责清晰、制度完备、流程规范、技术支撑、监督有力”的采购内控管理体系,有效防范了采购风险,提升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夯基固本 构建采购内控管理制度体系

健全组织架构与制度体系,是筑牢采购内控管理的“四梁八柱”。新形势、新要求下的采购内控管理,健全的组织体系和科学的制度规范是基石。为此,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不断夯实层次分明、权责明确的组织架构和覆盖全面、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

——强化组织领导,明晰权责分工。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将采购内控工作纳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范畴,建立“高规格采购领导小组+专业化采购办”的组织架构。领导小组负责审定法院年度政府采购预算和采购计划,研究决定重大采购项目事项,协调解决采购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对全院政府采购工作负总责,确保了采购工作与法院整体发展规划、年度重点工作同频共振,实现了从决策源头加强领导和控制。专业化采购办公室,通常依托计划装备处具体运作,作为采购工作的日常办事机构和执行主体,在采购办内部及跨部门之间,严格遵循“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明确了采购需求申请、采购执行、合同审核、项目验收、资金支付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实现了采购业务的归口管理和专业化操作,形成了“领导小组决策、采购办执行、使用部门配合、监察审计监督”的横向协作、纵向联动、相互制约的管理格局,确保了采购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构建系统化制度体系,实现全过程有章可循。制度是内控管理的核心,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结合自身实际,系统梳理采购业务流程中的风险点,制定并不断完善采购内控制度,形成了以《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采购管理办法》为总纲,《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工程及货物类采购招标方式管理办法》《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物资管理办法》等制度为分支的制度体系。该体系涵盖了采购全流程、标准化的业务规范,重点细化了各环节的审批权限、操作标准、时限要求以及风险防控措施,确保了采购活动的每一个步骤都有明确的制度依据和操作指引,为规范采购行为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预算引领 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强化采购活动的源头控制,要以预算科学化为引领。科学的预算是规范采购行为、提高资金效益的关键。为此,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将采购活动全面、严格限定在预算框架内,从源头上强化控制和规划。坚持“能省就省、应压尽压、须花则花”的采购预算原则,不断提高采购预算编制的前瞻性与准确性。根据审判执行工作需要、资产配置标准、现有设备状况及下年度工作重点,采购办会同各业务部门,根据各业务部门提交的采购需求申请,充分论证采购申报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明确采购标的的性能参数、数量、预计金额、预期效果等关键要素。接下来,再由采购办会同财务人员进行采购需求汇总、审核和综合平衡,结合全院年度重点工作规划和资金拨付情况,形成全院年度采购预算草案,按程序报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院党组审定。

采购预算的编制科学合理避免了盲目采购和超预算采购,从源头上确保了采购活动受控、资金使用合规。

科技赋能 提升内控管理质效

为顺应“互联网+政府采购”发展趋势,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大力推进采购管理信息化建设,将内控制度和风险防控要求嵌入信息系统,实现“以机器管人、以程序管事”。

——全流程线上操作,提升效率与透明度。全面对接市级政府采购平台,所有政府采购类项目(涉密等特殊情况除外)均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操作,涵盖了不同额度、不同需求采购项目。实现从采购意向公开、计划备案、公告发布、专家抽取、开标评审、中标结果公示、合同备案、线上验收申请等环节的全流程电子化操作。这不仅让供应商,尤其是中小企业,大幅降低投标成本,“零跑腿”在线参与,更提升了采购效率,确保了采购程序高度规范、公开透明和全程留痕,有效减少了人为干预和操作风险。

——数据互联互通,强化内控与协同。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积极探索推动采购管理系统与单位内部的预算一体化平台、资产管理、财务核算等系统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在采购申请阶段,系统自动校验预算指标可用性;在采购预算计划阶段,数据在内部系统中完成审批后,一键推送至财政平台进行备案;在采购支付阶段,中标金额、合同信息自动推送至财务系统准备付款;在资产验收阶段,验收完成后,合格资产编码录入系统,资产卡片信息同步自动更新。这种系统间的无缝衔接,实现了从事前预算控制、事中执行监督到事后资产入账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这样的全链条数据贯通强化了节点控制,有效堵塞了管理漏洞,提升了内部治理的协同性和精细化水平。

专人专责 实现采购物有所值

法院采购涉及领域广泛,包括信息化硬件软件、司法鉴定服务、实物证据保管设备、专用车辆、基建工程等各领域。专管员的核心目标就是确保采购产品、服务能满足审判执行工作的实际业务需求,而不仅仅是完成采购这一流程。因此,通过常态化的融合式培训,使专管员积累行业知识,能够让其更精准地编制采购需求和技术参数,避免出现“量身定制”的排他性条款或模糊不清的无效需求,保障了采购质量。此外,采购过程由专管员按既定流程推进,减少了个人自由裁量权,使得采购活动更加透明、公开。

多维监督 织密风险防控防护网

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构建了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过程监督与节点控制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监督机制,将监督贯穿于采购活动的全过程。

——聚焦全过程节点风险防控,强化内部监督制约。纪检监察部门将采购活动作为重点监督领域,针对采购各阶段的风险特征,剖析责任、细化防控措施,形成季度重大项目廉洁风险防控手册,推进全过程节点防控。同时,监察部门通过列席重要采购项目评审会议、参与重大项目履约验收等方式,形成一道“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内部监督防线。

——广拓监督渠道,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除在指定的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及时、准确发布采购公告、结果公示等信息外,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还通过法院门户网站、法院公众号等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开年度采购预算、总体采购情况等,广泛接受社会公众、潜在供应商和新闻媒体的监督,提高信息公开透明度,增强政府采购的公信力。

一系列内控管理措施的深入实践,让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的采购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采购效率明显提高,有力保障了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效益,促进了司法廉洁。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司法改革持续深化,法院的工作面临更高要求、更多挑战。未来,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将继续对标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的新要求,常抓不懈,与时俱进,持续优化内控机制,不断探索采购内控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470期第4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