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政采新闻联播电子报 >> 银川持续提升政采质效

银川持续提升政采质效

栏目: 全国政采新闻联播,电子报 时间:2025-08-19 09:49:21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新闻第一站

宁夏银川持续提升政采质效

本报讯 今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财政局进一步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以全流程电子化为主线,提升政府采购质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实现政府采购规模5.97亿元,其中,完成服务类项目采购金额3.52亿元、货物类项目采购金额1.77亿元、工程类项目采购金额0.68亿元。

据了解,银川市财政局今年持续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一方面,加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授予中小微企业合同金额达4.57亿元、占比达76.65%,其中小微企业合同金额达3.46亿元、占比达56.29%,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政府采购向“绿”而行,节能节水、环保产品采购占比分别达88.38%、63.93%,全市10个重点项目试点应用绿色建材,预计带动绿色建材使用率超40%。此外,积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工作,上半年,全市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采购预留份额超15%,预留总额同比增5%。

为降低交易成本,该局深化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不见面”开标,提高采购效率。目前全市已有214个政府采购项目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竞争性磋商、竞争性谈判等非招标采购方式全部纳入电子化平台,企业参与成本降低30%以上。积极推进“政采贷”服务,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联合金融机构发放贷款2463万元,惠及28家中小微企业,融资效率提升50%。同时,进一步畅通公开招标主渠道,公开招标占比达77.58%,保障公平竞争环境。

为筑牢公平竞争防线,银川市财政局推进智慧监管,合同签订动态监测备案及时率达98%,信息发布合规率达100%。构筑“全链条、立体化”内控机制,推动监管模式从“被动响应问题”向“主动识别和防范风险”转变。构建“采购行为智能预警平台”,推行代理机构“黑名单”联合惩戒机制,强化代理机构信用约束。

下一步,银川市财政局将以改革赋能、以创新破题,打通全流程电子化“最后一公里”。积极推动CA全国互认、上线合同无纸化签订;设立创新产品首购预算,对关键技术给予3%价格扣除;推动政府采购从程序合规向绩效引领升级,助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汪欣)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462期第2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