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供应商 >> 汽车电子报 >> 二季度公务用车信息化采购增势明显

二季度公务用车信息化采购增势明显

栏目: 汽车,电子报 时间:2025-07-31 20:27:39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聚焦公车采购】

二季度公务用车信息化采购增势明显

■ 本报记者 付娟

二季度,多地积极开展公务用车信息化平台相关采购项目,以优化公务用车管理流程、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加强监管力度。记者从中国政府采购网了解到,今年二季度,陕西、宁夏两地以及陕西、山西、安徽三省的部分市县发布了公务用车信息化平台管理系统服务采购公告,采购金额约为1742万元,比一季度增长约800万元。

车辆规模与服务周期是影响价格关键因素

二季度各地公务用车信息化平台管理服务采购价格因服务范围、期限、涉及车辆规模及服务内容的不同存在较大差异。

从具体数据来看,陕西省本级项目预算金额为80万元,中标金额为79.8万元,服务期限为3年,年均采购价约为26.6万元;西安市项目预算金额为892.022754万元,中标金额为884.742837万元,服务期为3年,年均采购价约为294.91万元,涉及市级机关公务用车3120辆;陕西省韩城市项目预算金额为99.48万元,服务期限为3年,中标金额为33.11万元/年,覆盖全市党政机关保留车辆;陕西省米脂县项目预算金额为29.8725万元,中标金额为29.295万元,服务期限为1年;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项目预算金额为39万元,中标金额为37.8776万元,服务期为1年,涉及全区机关单位保留车辆;陕西省铜川市项目预算金额为102.72万元,服务期为3年,年均采购价约为34.24万元;山西省柳林县项目预算金额为35.594万元,中标金额为35.48万元,服务期限为1年,涉及379辆公务用车;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项目预算金额为49.804万元,中标金额为49.7万元;陕西省定边县项目预算金额为71.14万元;陕西省榆林市项目预算金额为134.25万元,中标金额为133.2万元,服务期限为1年,涉及1100辆公务用车(含100辆新增);宁夏回族自治区项目预算金额为292.32万元,中标金额为285.012万元,服务期限为1年,涉及6090套车载终端。

整体来看,价格与车辆规模呈正相关,如西安市(3120辆)、榆林市(1100辆)、宁夏回族自治区(6090套终端)因覆盖车辆多,年均费用显著高于其他地区。服务内容的复杂程度也是关键因素,如西安市项目不仅要保障平台自身管理,还需实现与省级系统深度对接,复杂的服务要求拉高了整体价格。多数项目中标价与预算差距较小,如陕西省项目仅差0.2万元,采购预算较为精准。

单一来源采购占比突出

二季度,各地公务用车管理平台信息化服务采购方式多样,包含公开招标、单一来源采购、询价和竞争性磋商四类。与一季度相比,采购方式多了公开招标与询价两种方式。

公开招标适用于覆盖范围广、金额高的项目,以保障公平性,二季度公开招标采购涉及陕西省、西安市、宁夏回族自治区三地项目,这些项目无唯一供应商限制,通过公开竞争选择供应商,符合政府采购公开透明原则。以西安市采购项目为例,西安市级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平台服务项目中标金额高达884.742837万元。此项目服务内容涵盖对西安市公务用车信息化平台内监管的3120辆市级机关公务用车(党政机关2086辆、事业单位1034辆)的设备维护及平台系统运行维护服务,且要保障与陕西省现有系统软件和硬件无缝衔接,实现“全市一张网”“全省一张网”建设要求。

单一来源采购方式占比最高,涉及陕西省韩城市、榆林市、铜川市、西安市新城区、定边县以及山西省柳林县,核心原因是需与原有系统无缝对接,保证数据连续性、功能一致性,避免重复投入,且仅有原厂商可提供配套服务。

询价采购用于陕西省米脂县,因项目规模较小(预算约30万元),通过询价快速确定供应商,提高采购效率。

竞争性磋商用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旨在平衡竞争与精准匹配需求,既保证一定竞争度,又可通过磋商明确服务细节,如数据对接的时间要求等。

服务聚焦“运维+互通”

各地服务内容均围绕“平台运维+数据互通”展开,基础运维服务是所有项目的必备内容,涵盖软件维护(系统日常运行监控、漏洞修复、功能升级、数据存储与备份)和硬件维护(车载终端如北斗定位设备的维修、改装、巡检、流量管理)。

数据互联互通保障是核心要求,需实现“省—市—县三级数据对接”,支持“全省一张网”“全市一张网”,如西安市、韩城市、合肥市包河区均明确此要求,部分地区还需与省级平台实时同步数据,如合肥市包河区要求10日内完成与省、市平台对接,以查看订单、定位轨迹。

延伸服务则因地区而异,如合肥市包河区涵盖车辆从购置到处置的全流程管理,包括费用结算、维修加油等;榆林市包含100台新增北斗定位设备的采购与安装。

在中标供应商方面,本区域内或负责开发搭建系统的老供应商在采购项目中优势明显。如米脂县和西安市的项目,中标供应商均为易迅通科技有限公司。米脂县项目中,易迅通凭借在本地积累的经验和对当地需求的了解,成功中标。西安市项目中,易迅通能够满足平台复杂的维保要求,实现与省级系统无缝对接,其在技术实力和项目经验上的优势得到了评审专家的认可,以91.50的评审总分脱颖而出。

短评

半年间的变与不变

翻阅今年一二季度公务用车信息化平台服务采购的成绩单,一组对比鲜明的数据格外醒目:一季度近900万元的采购规模,在二季度飙升至1742万元,增幅超90%的背后,是各地政府推进公车管理数字化的步伐在加速,而采购市场的变与不变,更勾勒出这一领域的发展轨迹。

变的是采购规模与竞争维度。一季度采购项目均价在40万元左右,二季度则涌现宁夏6090套终端285万元、西安3120辆车年均295万元的采购价,印证了车辆保有量与服务价格的正相关关系。采购方式从一季度的单一来源、竞争性磋商,新增至包含公开招标、询价的“多元工具箱”。西安通过公开招标引入3120辆公车的信息化平台维保服务,既确保“全省一张网”的建设需求,又通过竞争压减了1.8%的采购成本,实现了规范与效率的平衡。值得关注的是,二季度多数项目中标价与预算差不足1%,如陕西省级项目仅差0.2万元,显示采购预算测算精度显著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持续优化。

不变的是核心需求与服务底色。两个季度均将北斗定位与系统维护作为核心,但二季度更突出数据互联互通的深度推进,如西安要求实现省市县三级无缝对接,合肥市包河区明确10日内完成省市平台数据同步,这种“全域联网”思维打破了信息孤岛,促进公务用车管理的协同化。此外,一季度天津项目强调的实时定位调度,与二季度西安项目要求的车载设备巡检,本质上都是为了实现公车监管的“透明化”;贵州省级平台的软件更新,与合肥包河区的数据备份,共同守护着系统运行的“稳定线”。这种需求的一致性,源于公车管理数字化的核心目标——让每一辆公车都在阳光下运行。

半年采购数据勾勒的,不仅是一串数字,更是公车管理数字化的进阶路径:从一季度的“搭框架”,到二季度的“扩规模”,都紧紧围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中“统一的公务用车管理信息系统”这一核心要求,通过采购适配的技术服务,逐步实现公车管理信息的集中化、规范化。随着“全省一张网”逐步成型,政府采购不仅是服务购买,更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助推器,未来可期在数据赋能下实现公车管理的更优解。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457期第5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