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政采新闻联播电子报 >> 吉州:打造全流程线上“政采贷”闭环服务体系

吉州:打造全流程线上“政采贷”闭环服务体系

栏目: 全国政采新闻联播,电子报 时间:2025-07-28 12:30:10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聚焦政府采购助企发展

江西吉州打造全流程线上“政采贷”闭环服务体系

本报讯 今年以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财政局构建“政策宣传链—金融数据链—跟踪督查链”三链融合机制,打造全流程线上“政采贷”闭环服务体系。通过“无抵押、低利率、快放款”的融资新路径,该区探索出“财政引导、数字赋能、市场运作”的营商环境优化新范式,实现融资服务从“碎片化”向“系统化”升级,形成“以信促融、以融助产”的良性循环。

截至目前,吉州区线上“政采贷”共帮助25家供应商落地3200余万元的信用融资贷款,中小企业供应商融资成本普遍下降1.2—2.5个百分点。

在强化政策宣传链方面,吉州区财政局创立“三维渗透式”政策传导机制。一是刚性嵌入,在招标文件中100%设置“政采贷”电子导航页,整合江西政府采购电子卖场“金融服务系统”与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双路径,确保政策随标书同步传递至供应商,让供应商对政策应知尽知,源头直达。二是靶向宣讲,跨部门资源整合,建立“季度推进会”制度,由区财政局公共财政服务中心牵头,每季度组织采购单位、代理机构及供应商开展政策解读会,以流程演示、成功案例等形式强化政策落地。三是精准滴灌,创新“1+N”银企直通模式(1家中标供应商联动N家银行),针对中小微企业“短、频、快、急”资金需求,搭建银企面对面洽谈平台,促进银企充分对接。

在深化金融数据链方面,吉州区财政局通过数字赋能打造“一站式”线上融资快车道。推行“政府采购数据共享+信用融资直联”模式,依托江西省电子卖场金融服务系统与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实现融资申请、审批、放款全流程线上无缝衔接。中标企业只需在线提交政府采购合同,系统即自动抓取交易数据智能匹配合适银行产品,企业可自主比较利率与期限,真正实现“线上挑银行、数据代跑腿”。通过政企数据互通共享,金融机构可实时调取企业信用记录快速完成风控评估,一般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放款,并严格执行“LPR+100BP”利率上限,一般比同期同类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低20%以上。全流程在线可追溯的阳光融资模式,企业可横向对比利率、期限等要素,“一站式”完成融资选择。

在优化协同服务链方面,吉州区财政局采取部门联动,构建“生态共建”全周期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采购人、供应商及局机关业务股室联动对接机制,对于满足合同约定支付条件的订单实行“跟踪督办+优先支付”。督促相关采购人进一步优化审批程序,简化操作流程,压缩审批时限,通过精简冗余环节、合并同类审批事项,实现采购预算编制、指标下达、库款调拨、票据核验、支付审核等环节无缝衔接。并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模式,对核心材料齐全的非关键性材料缺失项目,允许先行受理并同步补正,办理结算审批时效提高40%以上,采购资金支付时间由收到发票后30日内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以“高效支付”为核心的全程链上服务切实为企业排忧纾困。

目前,吉州区中小微企业可在线上进行融资申请,银行可在线完成审核并实现“秒批”。政府采购合同从签署到回款的全流程链上运行,较传统供应链金融效率提升30%以上,真正实现“以财政信用为背书、以数据跑腿代替企业跑路”的数字化转型新突破。该区财政局通过搭建银企面对面的对接平台与全市13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可精准对接企业融资诉求,共计80余家中标企业实现与金融机构的对接。

(吉财)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455期第2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