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汽车论坛解码汽车行业发展新动向
2025中国汽车论坛解码汽车行业发展新动向
本报讯 如何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优势?怎样更好推动汽车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7月10日至12日在上海嘉定举办的“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一系列热点话题引发产学研各界的深度碰撞。
不少与会嘉宾指出,人工智能已成为驱动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技术变量,创新则是塑造未来出行生态的核心引擎。而伴随智能网联汽车的兴起,用户需求已然发生根本性转变,汽车正逐渐化身承载个性与情感的移动伙伴。
“在确保汽车安全和功能价值底线的同时,深刻理解并精准满足用户情感需求、提供情绪价值,已经成为当前汽车产品定义和开发的核心竞争力。”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说。
技术创新会走向何方?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认为,在推动轻量化材料、一体化压铸、模块化制造等前沿技术创新和规模化应用的同时,要促进智能化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供应、管理和服务等全环节应用,由此推动汽车产业从产品智能化向产业智能化演进。
“汽车行业利润率近8年持续下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在论坛上抛出的数据,再次凸显维护中国汽车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行业盈利状况持续承压,“增量不增利”的困境亟待突破。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不能只做量的皇冠,更要成为质的标杆。只有市场从价格驱动转向价值驱动,中国汽车才能真正赢得未来。”付炳锋坦言,真正的竞争优势最终依靠价值创造,需要车企从技术创新、产品品质、用户体验、品牌文化等维度发力。
“汽车产业的发展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说,一方面,电动化和智能网联推动汽车产业进入全新的创新领域,为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另一方面,一系列挑战也给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轨迹带来了风险和不确定性。
“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引发贸易纷争,全球供应链网络也由此变得脆弱;人工智能、碳排放和数据流动成为全球监管的新焦点,大大增加了产业发展环境的复杂性。”高翔说。
面对挑战,如何破局?深化各方合作、促进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已成为全行业的心声。与会嘉宾纷纷表示,要推动构建新型竞合关系,携手打造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培育新的产业价值增长极。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