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一”模式探新路
【政采支持绿建成果巡礼】
“四个一”模式探新路
——浙江省台州市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综述
■ 王健琼 陈江娇
浙江省台州市自2022年10月成为第二批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城市以来,以制定一项方案、建立一套标准、建设一个平台、确立一批试点的“四个一”模式为核心,构建政策框架、创新监管模式、培育产业生态,推动绿色建材在政府采购项目中的规模化应用,为绿色建材应用作出了有益探索。
优劣势及挑战分析
优势方面——
首先是产业基础扎实。2020年,台州市被认定为全国第二批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2021年台州市和温岭市被评为第二批浙江省建筑工业化示范城市,获全省建筑工业化考核优秀等次。全市建筑工业化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多家建筑基地被评为第二批浙江省建筑工业化产业基地。年实际产能基本可以满足全市装配式建筑需求。获得装配式建筑方面的专利共计10余项。绿色建材产品认证领域涌现出了一批绿色证书产品,全市共有7家企业获证,合计31张绿色产品证书、47个绿色建材产品,涵盖阀门、管道、外墙涂料等领域。此外还有一系列具备绿色认证潜力的产业集群,如智能马桶、给排水PPR管、PVC管等。
其次是政策环境优良。台州市陆续出台《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台州市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台州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16—202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质量强市”建设 加快质量提升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为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策保障。
最后是实施绿色建筑经验丰富。近年来台州大力推进绿色建材应用,降低建筑能耗,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十三五”期间,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面积达51.3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达2555万平方米。2021年,全市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任务完成12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应用完成843万平方米。严格贯彻落实绿色建筑专项规划,在保障一星级绿色建筑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星级绿色建筑。“十三五”期间,台州全市实施绿色建筑面积7786.52万平方米,取得绿色建筑标识项目36个。2021年完成新建民用能评项目280项,总建筑面积1326.7万平方米,其中一星级建筑占比55.2%。
劣势方面——
一方面,建筑业产值增速趋缓。受市外市场萎缩、市内市场空间持续被挤压等因素影响,台州市建筑业外向度从2017年的57%下降至目前的30%不到。
另一方面,建材产业增长乏力,转型升级动力不足。台州的建材产业以本地企业为主,其中很多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以地方资源为依托,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逐渐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绿色建材虽具有环保、节能等优势,但由于生产成本高于传统建材,市场接受度较低。叠加目前建材市场需求萎缩、订单下滑的压力,建材产业缺乏转型升级动力。
机遇方面——
首先,市政府高度重视试点工作。自2022年10月试点获批以来,台州市迅速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绿色建材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涵盖市财政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多部门的绿色建材联席会议制度。2022年12月,市政府即正式印发《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提出9项重点任务和5大关键节点,明确台州市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为后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扎实基础。
其次,首批试点城市经验可借鉴。首批试点城市摸着石头过河,已经探索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如需求标准体系、数字化平台、绿色金融、绿色建材检测、全过程监管等。作为第二批试点城市之一,台州可充分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做法,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和创新,推动本市绿色建材的发展和应用。
挑战方面——
一是试点项目少,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经过与各县(市、区)的多次排摸和反复协调,在综合考虑项目建设主体类型、开竣工时间、目前所处阶段、装配率、绿色建筑等级等多个因素后,台州市将台州学院椒江校区三期项目(第二食堂)等15个项目列入第一批试点项目范畴,涵盖学校、体育馆等多种建筑类型。项目数量较少,体量不大,绿色建材采购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二是绿色建材带量集采存在多方面困难。目前在工程领域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两法并存现象,绿色建材的带量集采,应当适用哪部法律,目前尚无定论,因此在采购程序规则方面无定式可循。同时,不同建材具有不同特点,适合带量集采的建材并不多。
三是贯彻执行需求标准需从工程全过程管理着手。建筑工程项目相对复杂,涉及立项、设计、施工和验收等各个环节。落实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政府采购需求标准需围绕工程建设全过程,加强部门间协同监管,建立有效的落实机制。
总之,鉴于首批试点城市已取得的成果,结合台州实际,经SWOT分析(见文末表格)后认为,台州开展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工作应以ST策略为主,以SO策略为辅,同时兼顾WO策略。
台州开展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是全面构建技术标准体系。台州市结合浙江省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的实际需要,积极探索建立一套具有台州特色的“1+N”技术标准体系。“1”指《台州市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政府采购需求标准》,明确了绿色建筑建设要求和绿色建材性能指标。“N”指6个配套的规范性指导文件,立足台州市绿色建材需求标准要求,结合台州市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等相关规定,从设计、使用、评估、施工、检测、验收、第三方机构等方面着手,全流程科学高效指导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工程承包单位开展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应用工作。目前需求标准体系已全部构建完成,覆盖39小项137种产品。
二是全面上线绿建监管应用平台。进一步整合台州市财政、住建等部门原有的政采云系统、建筑节能管理系统、建筑业管理系统等相关信息化应用和监管平台,增加绿色建材产品库、绿色建材项目管理、绿色建材监管等新模块,贯通应用绿色建材上架、建材用量清单、绿色建材进场抽样检测、绿色建材进场专项验收等方面功能,将可研、设计、采购、施工、验收等阶段的要求嵌入系统,打造一个高效便捷的台州市绿色建材应用监管平台,实现绿色建材应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监督。目前该平台已正式上线运行,先后开展两轮绿色建材产品征集,入驻供应商44家,上线绿色建材产品57个。黄岩区上垟应急中心、澄江应急中心等试点项目已完成线上全流程绿建应用工作。
三是有序推进试点项目建设。全市共征集台州学院椒江校区三期(第二食堂)等15个绿建试点项目,总建筑面积34.09万平方米,总投资21.24亿元,涵盖学校、医院、体育场馆等多种建筑类型。设计之初,二星级项目8个,三星级项目6个。截至目前,台州市立医院迁建工程二期等10个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额11.26亿元,预计绿色建材平均装配率约为65.8%。
试点两年多来的成效启示
——建筑低碳转型初见成效。试点项目碳排放量显著降低,首批15个试点项目预计全生命周期减少碳排放超10000吨。以台州学院三期食堂项目为例,碳排放强度较2016年执行的节能标准降低了62.40%,碳排放强度降低21.79kgCO2/(m2·a)。围护结构部分涉及的建材部分,使用绿色建材产品相较于不使用绿色建材产品可带来417.32吨CO2的减碳量。另外,台州学院学生宿舍项目的碳排放强度较2016年执行的节能标准降低了51%,碳排放强度降低了9.39kgCO2/(m2·a)。围护结构部分涉及的建材部分,使用绿色建材产品相较于不使用绿色建材产品可带来1995.31吨CO2的减碳量。
——政府采购示范效应初绽锋芒。仅2025年一季度试点项目绿色建材采购占比即达91.73%,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向绿色建材产业倾斜,充分体现了政府采购的示范引领作用。在试点理念的带动下,全市已实施高星级绿色建筑项目13个、(近)零能耗建筑项目10个;超低能耗建筑面积达30.75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达1584.91万平方米。全市建材企业加速转型,以预拌混凝土行业为例,2023年和2024年年均销售绿色混凝土产品11.28亿元,年均增长超20%。行业龙头浙江方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特殊工艺制作陶粒,实现了建筑弃土的资源化,年利用量达到6万吨。同时,充分利用粉煤灰等大宗固废,用于生产混凝土、陶粒加气块和透水砖,年利用量近7万吨。不仅减少了固废对环境的压力,还降低了原材料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为行业的绿色发展树立了典范。
——绿色建材共识初步凝聚。试点开展两年多来,全市共开展面向采购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材供应商及第三方机构的大型宣贯会2场,组织绿色建材专家论证评审3次,通过政府带头采购绿色建材,带动更多市场主体认可和使用绿色建材,全社会绿色低碳共识初步形成。目前,全市建材企业开展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热情高涨,认证产品数量增长了191.48%,各建材企业纷纷开展能源管理、资源利用、工艺优化,部分龙头企业如浙江久胜成铝业有限公司积极开展环境产品声明(EPD)和产品碳足迹(CFP)评价,抢占市场先机。
(作者单位: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台州市财政局)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