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理论实务 >> 理论前沿电子报 >> 欧盟限制中国企业参与医疗器械公共采购

欧盟限制中国企业参与医疗器械公共采购

栏目: 理论前沿,电子报 时间:2025-06-30 18:46:37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国际动态】

欧盟限制中国企业参与医疗器械公共采购

近日,欧盟委员会称,根据《国际采购工具》(International Procurement Instrument,以下简称IPI)进行的第一次调查结论,限制中国企业参与超过500万欧元(合570万美元)的医疗器械公共采购。供应商产品来自中国的比例不得超过50%,才可能中标。

欧盟委员会认为,这种应对措施与中国的壁垒相称,同时确保欧盟医疗保健系统获得所有必要的医疗设备。在没有替代供应商的情况下,将存在例外情况。这些措施符合欧盟的国际义务(包括在WTO框架下的义务)。

欧盟委员会表示,该措施旨在激励中国停止对欧盟公司和欧盟制造的医疗器械的歧视,并以欧盟对中国公司和产品相同的开放态度对待欧盟公司。这是对中国长期将欧盟制造的医疗器械排除在中国政府合同之外的回应。欧盟公共采购市场仍然是世界上最开放的市场之一。例如,2015年至2023年期间,中国对欧盟的医疗器械出口增长了一倍多。

据了解,IPI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2012年3月。当时,欧盟委员会认为,无论是在《政府采购协定》(Government Procurement Agreement,以下简称GPA)中,还是与第三方国家的双边、多边协议中,欧盟均开放了相当广泛的公共采购市场。但同为GPA成员国的美国和日本,公共采购市场的开放程度远低于欧盟。同时,欧盟的重要经济伙伴如中国、巴西、印度和土耳其等国尚未加入GPA。此外,新兴经济体在建筑、互联网等领域的高速发展给欧盟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基于此,欧盟委员会认为,有必要采取具有战略性的政策,以保护欧盟企业免受不公平待遇。2012年版IPI草案也由此应运而生。2016年,欧盟委员会在2012年版IPI草案的基础上作了相应修订。2021年,欧盟27个成员国首次在IPI适用的意见上达成共识。2022年,历经十年的磋商和酝酿,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正式通过了IPI法案。2024年4月22日,欧盟首次调用IPI,对中国医疗器材采购启动调查,确保其公共采购市场的公平与开放。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448期第3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