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数”而上 以“评”赋能
新闻第一站
乘“数”而上 以“评”赋能
江苏省扬州市工程交易综合评价体系助力招投标市场健康发展
本报讯 今年以来,江苏省扬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积极创建工程交易综合评价体系,以多维度指标、多元化形式和多场景应用,助力交易监管、平台服务提质增效,赋能招投标市场健康发展。
据统计,自综合评价体系实施以来,目前扬州市有136个项目收到市场主体各类评价7528次,被评项目平均4.8星(最高5星),记录代理机构不良行为3次,相关主体已完成问题整改。
为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共服务能力,扬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聚焦项目质效、主体行为、市场环境等重点维度,通过拆解交易活动全流程、各环节,创立覆盖招投标全生命周期、各方主体共同参与的分级指标体系,共设计一级指标57个、二级指标105个、三级指标277个。
一是锚定项目质效进行评价。扬州市综合专家评审意见、资金节约率、得分差异率、竞争活跃度、期望达成度、市场开放度等指标,全方位评估每个进场招标项目的交易质量与效益。二是围绕主体行为开展评价。针对代理机构从业、交易活动组织、平台业务服务、评标专家履职等一系列主体行为,建立起立体交叉的互评指标体系,加强场内不良行为管控,维护良好交易秩序,提升服务水平。三是聚焦市场环境实施评价。各方主体可围绕交易的合法合规性、公平公正性、公开透明度,以及法定权益保障、行业政策执行、行政监管履职等市场环境建设情况实施评价,同时借助历史数据,分析各行业交易市场趋势。
据介绍,此次综合评价充分考虑各方主体身份、维度的差异,摒弃传统单向评价模式,实现项目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微观评价与宏观评价相结合、人工评价与系统评价相结合。
一是系统智评。系统自动生成平均得分率、得分差异率、报价偏离度等指标,对项目投标质量、竞争性进行评估;自动生成项目资金节约率、市场开放度、竞争活跃度等绩效类指标数据,并与全市同类型项目历史数据进行自动对比分析,评价结果更加真实可靠与准确合理。二是交叉互评。招标人、投标人、专家、行政监督和交易中心等各方主体根据不同交易环节、场景需求开展交叉互评,丰富评价内容,提升评价全面性、公正性,有效监督各方主体依法交易、规范履职。三是简捷易评。指标采集页面结合市场主体业务办理流程,设置在交易系统、开评标系统、服务平台各相关功能菜单下,并按评价情况分级显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设置综合评价模块,实现评价在线操作、数据在线归集、系统自动分析、画像客观展示、结果定向推送。系统设立合法合规性指标复核、评价结果申诉等功能,有效避免恶评、误评问题。
据了解,扬州市综合评价体系致力于加强管理与提升服务的融合应用。依托服务平台数据流通机制,评价成果得以在招标人、代理、投标人、交易中心与监管部门之间形成“大循环”,通过多方融合、共享,行政监督部门不仅能掌握本行业项目问题线索,而且还能洞察整个工程招投标行业潜在的苗头性和趋势性问题,极大地拓展了评价成果的应用层次与范围。通过对评价数据的归集、清洗和治理,将评价结果以图表、标签、报告等可视化形式展示,把碎片化的评价信息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再分类定向推送交易、监管、信用、服务平台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精准生成交易项目、市场主体、平台服务、行政监督画像,进而为招标人优化项目招标方案和实施绩效评估、投标人开展咨询决策、代理提升执业能力、交易中心加强管理服务和行政监督提升监管效能等提供信息支撑。充分挖掘平台汇聚的海量数据资源,对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行业项目交易情况、资金节约情况、大中小型企业中标情况、外地企业中标率等交易数据开展分析,剖析各行业交易市场趋势,为政府各有关部门促进行业发展、推进建设统一大市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重要参考。
(朱祎 孟峰)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