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要闻 >> 新一轮支持政策加码 多路资金集聚科创赛道

新一轮支持政策加码 多路资金集聚科创赛道

栏目: 时政要闻 时间:2025-03-19 08:45:47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新一轮支持政策加码 多路资金集聚科创赛道

经济参考报

点燃创新引擎,多路资金正加快向科技企业集聚。记者日前采访业内机构和相关专家了解到,科技型企业正迎来多路资本涌入:除了银行信贷投放计划向该领域大幅度倾斜外,股权投资基金也在加速布局科创赛道。同时,根据最新释放的政策信号,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近期将设立,债券市场将推出“科技板”,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

企业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科创企业是我国科技创新中重要的有生力量,往往拥有前沿创新技术和较高的创新活力。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研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商业模式新等原因,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短缺、融资难等问题。”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作为国内第一家实现连续、稳定成功发射的民营火箭公司,星河动力实现了我国民营运载火箭多个“首次”突破。“航天下游卫星客户涵盖遥感、通信、试验卫星等不同需求,公司的签约订单已经排到了2026年底。因订单回款周期较长,科研投入也需要资金,所以导致(公司)现金流很紧张。”星河动力航天首席战略官宋路表示。

在了解到星河动力的融资需求后,交通银行北京自贸试验区支行迅速研究企业技术实力及项目运作情况,量身定制“交银创投贷”产品,通过“以投定贷、投贷联动”模式为客户提供资金支持,助力星河动力关键技术突破。

交通银行对星河动力的大力支持是金融业服务科创企业的一个缩影。当前,发展科技金融正成为银行业主攻的“新战场”。

中国工商银行日前举办了工商银行科技创新基金启动仪式,该基金总规模800亿元,定位耐心资本,以股为主,股债贷保联动,将持续加大对硬科技、民营经济的支持。建设银行针对科技型企业存在的轻资产、重智力、高成长、专业性强等特点,创新“技术流”“星光STAR”“投资流”等科技创新评价工具,实现“不看砖头看专利”,率先破解“看不清、看不懂”难题。杭州银行已成立科创金融事业总部,并建立了科创企业数据库,搭建技术、行业等多维度评价体系,同时,为了给科技金融更大的发展空间,还实施了差异化的风险管理机制。

多层次市场体系也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据统计,科创债试点以来,已累计发行1.2万亿元,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制造等前沿领域。

股权投资基金入局科创企业也获得了更大空间。广州开发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布《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直接股权投资实施细则》,其中提出的“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允许出现100%亏损”在创投行业引起广泛关注。

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看来,上述举措大幅解开国资背景资金在投资科技创新领域的束缚,使其不仅成为“耐心资本”,更成为“大胆资本”,从而更好地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科技创新”成为热词,多部门针对加大科创金融服务供给力度释放出政策利好信号,这无疑将促进金融更好助推科创企业发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近日表示,今年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近期将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据了解,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将带动地方资金、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主要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人民银行将会同证监会、科技部等部门,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丰富科技创新债券的产品体系。

中金公司银行业分析师林英奇表示,当前科创债发行主体以国企为主,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可以类比为股票市场“科创板”的设立,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发行债券,以支持科创领域的贷款、债券和股权融资。

另外,在结构性货币政策方面,人民银行方面表示,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进一步扩大再贷款规模,从目前的5000亿元扩大到8000亿元至10000亿元。降低再贷款利率,扩大再贷款支持范围,大幅提高政策的覆盖面。

田轩认为,下一步,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通过设立政府投资基金,领投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引导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并出台更多支持耐心资本发展的政策。

“同时,拓展资金来源,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化社保基金等投资管理机制,降低准入门槛,鼓励保险公司、养老基金、银行等长期资金增加对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的投资配置。”田轩建议。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经济参考报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