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各方力量 共护蔚蓝大海
【建议提案办理回头看】
汇聚各方力量 共护蔚蓝大海
——生态环境部扎实推进办理代表委员建议提案
■ 新华社记者 高敬
“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不仅对我们发展旅游业有很大帮助,也是为子孙后代负责。”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博后村党总支书记苏少洪对记者说。
生活在因海闻名的三亚,苏少洪长期关注海洋生态环境。他调研发现,我国海域面积广、海岸线长,但海洋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开展较晚,治理体系尚未形成,与美丽中国建设要求仍存差距。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他提交了关于加强海洋塑料污染多元共治的建议。
海洋塑料污染是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代表委员高度重视海洋塑料污染治理,从加强多元共治、加强依法治理、推广经验模式等方面提出多项建议提案。
“我们高度重视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把建议提案办理作为倾听民意、回应关切、推动工作的重要举措。”这位负责人说,“我们通过与代表委员座谈交流了解情况,赴沿海地区进行专题调研等,努力将高质量建议提案转化为加强海洋塑料污染治理的政策措施和实际行动,以扎实的工作成效让代表委员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
来自浙江的吴海平代表、崔巍委员等,在建议提案中不约而同地提及了推广“蓝色循环”模式——这一浙江台州探索出的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是由企业将渔民打捞收集起来的海洋塑料进行分类、整理、加工后,将其“变身”为符合国际生态环保理念、附加值更高的塑料产品。这一模式2023年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地球卫士奖”。
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实地调研了解到,“蓝色循环”模式让渔民有钱赚、企业有动力,也让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可持续,应加快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生态环境部派出工作人员来海南进行调研,通过电话、信件等方式及时给予回复,并在政策文件中吸收了我的相关建议,我感到非常欣慰。”苏少洪代表说。
据了解,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去年印发《沿海城市海洋垃圾清理行动方案》,在全国沿海地市城镇建成区毗邻的65个海湾开展为期三年的拉网式海洋垃圾清理行动。生态环境部还在推动美丽海湾建设中,体现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的相关要求。一系列涉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文件回应了代表委员的关切,吸收了“多元共治”、推广“蓝色循环”模式等建议。
目前,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的推动下,“蓝色循环”模式实现了浙江沿海县(市、区)全覆盖,推动全省近万艘船舶、7家资源再生企业加入“蓝色循环”,共同参与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这一模式正走向全国,推广到海南、山东等7个省份,动员起更广泛的力量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从保护蔚蓝大海到建设美丽中国,代表委员结合自身专业所长、实地调研情况等,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
记者了解到,2024年,生态环境部承办全国两会建议提案926件,其中全国人大代表建议521件,全国政协委员提案405件。建议提案内容涉及碳达峰碳中和、固体废弃物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新污染物治理、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和重点行业废水监管、海洋垃圾治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等众多领域。
生态环境部坚持把建议提案办理作为年度工作重点,认真梳理建议提案,回应代表委员关切,在出台具体工作措施、加强政策转化的同时,也健全了答复承诺事项台账制度,实行跟踪督办,确保如期兑现。
“截至目前,所有建议提案均已按期高质量办结,实现主办件沟通率、按期办结率、代表委员满意率三个百分之百。”生态环境部办公厅有关负责人说,今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生态环境部将继续把提质增效、解决问题作为建议提案办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更好体现到生态环保工作中,汇聚起建设美丽中国的智慧和力量。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