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边民警守国门 后勤保障暖警心
戍边民警守国门 后勤保障暖警心
■ 本报记者 吴敏 彭勇琪
边境线上,监控设备仿若“铜铃怒目”,时刻警醒;天线挺立如耳,精准捕捉可疑声响,一旦有人涉足边境监控区域,即刻发出警示:“请后退!”
“去年配备的边境监控设备,恰似现实版‘黑猫警长’,让我们在边境巡防巡控如虎添翼,也让不法之徒无所遁形。”黑龙江省黑河市大黑河岛边境派出所所长孙迪介绍道。
“即便戍边民警殚精竭虑,也只有一双眼,亦难面面俱到。去年,在黑河边境,我们启用了政府采购来的最先进的监控系统——雷球联动系统和振动光纤系统。民警可以通过这套系统,足不出户阅尽边境线上的每一个画面,大大减轻了戍边民警巡逻的压力,弥补了警力不足的现状。”黑河边境管理支队副支队长王磊说。
“这是X光透射仪,将行李放置于仪器中间,违禁物品便原形毕露;这是痕量爆炸物毒品检测仪,可敏锐洞察毒品和爆炸物踪迹,令毒品和爆炸物难越‘雷池’一步。”黑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五队副队长苗磊指着一台台仪器挨个儿介绍道。
“为提高通关效率,前两年,单位给我们配备了电子护照录入仪。以前我们只能手动输入旅客护照上的姓名、护照号等信息,这个过程耗时易错。现在有了电子护照录入仪,护照放在仪器上,一扫即录,精准核对系统信息,旅客身份查验效率大幅跃升。”黑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三队民警韩冰说。
刚从俄罗斯旅游归来的旅客朱家睿对此深表认同,他说:“我与旅友往返黑河市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黑河这边旅客通关查验的时间一般是1—2分钟,等待排队的时间不会超过10分钟。相比之下,我国的通关效率更高,电子查验优势尽显。”
“不管是最先进的监控设备还是查验设备,最终都得倚靠基层民警操作落实。黑河地处高寒地带,全年三分之二的时间天寒地冻,民警生活多有不便。支队想方设法改善基层民警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借助‘暖心惠警’工程,让他们暖身又暖心。”黑河边境管理支队后勤处处长伊斌说。
在黑河边境管理支队四嘉子派出所的小食堂,记者看到,锅包肉、青椒炒肉丝、炝炒白菜、凉拌黄瓜木耳腐竹以及羊肉萝卜汤,已经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每个派出所都有一名像我这样的专业厨师为基层民警做饭。民警常出外勤,吃饭人数不固定,因此,我会每天根据实际用餐人数调整餐量。比如,今天吃饭的民警有5人,所以我做了5个菜。大年三十儿,民警执勤不能回家,我们提前备好了面粉和肉馅,让执勤民警都能吃上热乎的饺子。”四嘉子派出所的厨师告诉记者,他们还会定期征求民警意见,做好一周的食谱,争取餐餐都能营养丰富、鲜香味美。
“我们支队通过政府采购物业公司,购买了各项服务,也包括这样的厨师服务。为了保证食材新鲜、价格合理,我们进行集中采购。支队后勤工作人员每半个月到市场上询一次价,中标的粮油蔬菜公司才有资格成为供货商。”伊斌说。
吃饱吃好的同时也要穿暖住暖。黑河的冬天平均气温零下30摄氏度。尤其在中俄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界河公路大桥上,寒风彻骨,气温比市内还要低4—5摄氏度。“以前,我们在大桥警务室内执勤,没有取暖设备,体感和在室外一样,睡觉也需裹着厚棉衣。”黑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五队副队长杨默男回忆道。
“现在好了,单位通过政府采购,给每个警务室都配备了电暖气,警务室内温度可以达到25摄氏度。这样一来,不管是在室外巡逻还是室内执勤,执勤民警们总能感受到暖意。”黑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办公室主任刘日升介绍道。
通过电加热,让水箱里的水循环到所有暖气管道,让暖气弥漫整个警务室。“电暖气质量好、性价比高,加热温度可自行调节,且省水省电节能,实实在在解决了我们戍边民警的防寒保暖问题。”杨默男开心地说。
这一个个细节、一张张笑脸,共同组成了“戍边民警守国门,后勤保障暖警心”的和谐画面。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