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智能交易向智慧监管迈进
从智能交易向智慧监管迈进
——河南省新乡市推进采购交易数字化建设综述
■ 本报记者 袁瑞娟
项目开标“不见面”,市场主体“零跑腿”;异地评标“常态化”,打破地域“圈子化”;智慧监管“可视化”,实现人为因素“零干扰”等这些应用场景,如今,在河南省新乡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已成为现实。
近日,记者来到新乡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新乡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执法执勤用车购置项目”的开评标工作。交易中心通过全流程电子化开评标系统,采取无人值守、自动开标方式,引入“虚拟主持人”播报技术,全程在线完成了采购项目的开评标工作,采购结果当天出炉,采购效率与采购透明度大大提升。这是新乡市在以“数”催“新”、以“新”提“效”方面做出的积极探索和尝试。
数智赋能“不见面”交易提质增效
近年来,新乡市积极推行数字化建设,坚持深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放管服”改革与电子化改革,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数智赋能转型,并于2023年上线了运行智能“不见面”开标系统,标志着新乡市公共资源交易进入“智能时代”。
在交易中心的开标现场,记者发现,招标代理机构在虚拟“不见面”开标大厅,可授权委托虚拟主持人代替真人,依托多线程的远程解密技术,一键实现无人值守式的可视化、流程化、智能化开标。“不见面”开标系统通过引入虚拟主持人播报技术,通过采用命令自动触发技术,在“不见面”开标过程中智能引导各方交易主体按步骤完成各自相应工作,实现自动公布投标人名单、自动启动解密环节、自动导入投标文件、自动语音唱标,并对开标全程进行监控,实时记录开标进程,播报在开标过程中的公告和通知。
“随着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推进,创新势在必行。因此,新乡市坚持深化数智赋能,引用虚拟主持人播报技术,无人值守方式自动开标,实现项目全流程公开管理,在提升采购服务效能、降低供应商投标成本、维护政府采购公平竞争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新乡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科科长杨勤豪对记者介绍道,从最初简单的投标人不用到现场、到各方主体“零跑腿”,再到引入虚拟主持人;从最初的解决交易便利性问题,到越来越注重交易过程的合法合规性、公开化、透明化,新乡市公共资源交易的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并从智能交易向智慧管理不断迈进,为全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竞争力、更好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等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有效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新乡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近年来始终聚焦市场主体需求,依托开标大厅不断推出利民便企的“不见面交易”新举措,打造更多创新高效的应用场景。“虚拟形象”成功应用在电子化交易项目的“不见面”开标活动中,实现“不见面”开标公证环节流程无缝对接、标准语音播报、同步文本展示,进一步扩充了虚拟形象的应用场景,提升了开标活动的标准化和智能化水平。
“‘不见面’开标系统的上线,有效节约了人力资源,优化了开标流程,充分规避了人工操作失误,有效解决了真人现场主持开标活动所产生的流程不规范、普通话不标准等实际问题,促进开标活动更加高效便捷、规范标准、公开透明,并为事后监管留下了真实、全面的一手资料。”新乡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科长郑重表示。
数字技术助推智能交易
数字技术成为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为此,新乡市拿出新招、实招、硬招,加速在招标采购领域实现“数实融合”。
智能开标大厅作为新乡市公共资源交易创新推出的“第一现场”,实现交易“不见面”开标比例达100%,让“不见面”开标数据“说话”,全面客观、实时、多维度展示“不见面”开标效能,以“不见面智能交易”的便捷高效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断提升市场主体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新乡市先后应用流媒体、3D技术、视频交互、虚拟主持人等“数字+”技术,以模拟现场开标及视频直播的形式,展现交易中心开标室的现场开标情况。按照技术规范规定,执行统一的信息分类和编码标准,开放数据接口并公布接口要求,实现交易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交换共享。开评标系统通过接口形式与“不见面”开标大厅对接,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持续应用新的数字技术,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智能不见面”开标的数字化水平,实现覆盖面更宽、公开性更强、可视化程度更高。
为满足用户对真实场景要求,新乡市采用3D动画技术、可视化技术,将实体开标大厅“投影”至网上,模拟真实场景,让投标人在开标大厅中感受到身临其境的虚拟现实开标体验。在“不见面”开标大厅加入了开标进度流程展示功能,可展示当前开标进度及后续环节,并能够回看已完成的开标环节,方便监管人员和见证人员对项目进行监督。“不见面”开标大厅可提供文字、语音、文件传输、私聊、群聊等多种交互方式,满足各类交易主体的实际交流沟通需求。打造虚拟主持人功能,生动的虚拟人物形象、动作配合自动化操作指令,辅助主持人完成项目开标,提升开标效率,全面提升开标环节用户的沉浸式投标体验。同时,系统提供三屏联动展示功能,将开标进度、视频直播和交流互动模块分离,每块屏幕都可独立展示,提升用户开标体验。
交易数字化促智慧化监管
“政府采购数字化水平关乎公平与效率的提升。因此,推动政府采购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正成为提升政府采购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手段。目前,交易中心通过开发智能化在线开标和‘掌上交易’移动APP,实现了从‘面对面’到‘屏对屏’,再到‘掌上办、网上办’,交易全流程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在提效率、降成本的同时,促进了开标活动的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杨勤豪表示。
据介绍,新乡市构建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系统,打破地域限制,与全国6个省24个地市合作开展远程异地评标344次,率先成功试运行“河南省远程异地评标调度系统”,有效规避了评标专家被“围猎”的廉政风险。智能辅助评标系统实现自动比对、智能核验,提升了采购质效,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大数据监测分析预警系统实时分析对比公共资源交易数据信息,为依法打击串通招投标违法行为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此外,新乡市通过制度创新“拓边界”,实现交易平台“一体化”。交易中心完善制度机制,拓展服务范围,鼓励国有企业、驻新行政事业单位等有意愿的目录外项目“能进则进”,累计服务相关项目涉及金额达3852.06万元,实现了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一网交易、一站通办”。
下一步,新乡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持续推进数字技术应用,丰富拓展“不见面智能交易”应用场景,持续完善智能开标大厅配套功能,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持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推进综合治理走深走实,确保公共资源交易市场规范健康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