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阳光副刊电子报 >> “City Walk”:用一双足,读一座城

“City Walk”:用一双足,读一座城

栏目: 阳光副刊,电子报 时间:2024-11-07 19:33:41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文化中国行】

“City Walk”:用一双足,读一座城

■ 路鹃 刘冠卿

“上海真的好City啊”“Citywalk,City不City啊”,这些魔性的slogan加上现代化的城市景观,美国博主“保保熊”的“City”梗瞬间走红网络。中国城市正以它们多面的魅力征服着一个个带着探索热情的远来之客,他们不再满足于重蹈那些社交网络上的打卡模版,而是选择由双足引领,深度参与到一座城市历史、人文、景观的肌理中,贴近城市的呼吸,感受城市的气质。

《2023年旅游调研报告》中,在躺平式旅游、就地旅游、跟老年团旅游、网红打卡地、特种兵式旅游等新型旅游方式中,82%的人选择了“City Walk”。社交媒体上,“CityWalk”“街拍”“宝藏路线”等都成为了热门话题,宝藏小众路线种草,赋予了人们更加多元的城市探索形式,一个又一个新地标的解锁不仅绘就了独属自己的漂流地图,也成为了人们可以量力而行、经济实惠的身心解放之旅的不二之选,即使是那些已经行遍“踏熟”的街区,我们也能抽离出旁观者的视角,发掘出无数新鲜的巧遇与偶然。

漫步是了解一座城市的绝佳方式。历史悠远与现代摩登、古老神秘与时尚前卫,只有具身性地探索才能挖掘城市的“个性”。北京日报曾推荐“北京20条City walk绝佳路线”以及“城市漫步 新方式逛北京”等多种主题漫游线路。随着北京中轴线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多家媒体相继发布“中轴线的漫步指南”和中轴线打卡攻略,倡导人们用足迹探索独具京味儿的特色景观和名胜古迹。无论是按图索骥还是随心所欲,漫步让人们与城市融为一体。

漫游,按老话讲就是“轧马路”“遛弯儿”。“City Walk”一词则源于英国伦敦,游客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城市徒步。在法语中,与City Walk对应的词语是Flaneur,意思诗“漫游者/闲逛者”,1909年亨利·詹姆斯在《意大利时光》中将Flaneur定义为一种慢生活的艺术。

在19世纪的法国,抒情诗人波德莱尔便提出了“闲逛者”的概念。随着现代城市的兴起,一些人选择游荡于城市各个角落。相较于“步履匆匆”的行人,“不合群”的“闲逛者”抽离于人群,脱离喧嚣,以旁观者的身份,体验、观察都市生活,以更加锐利的目光看清周遭城市的真实面貌。在这样的语境下,“City walk”已经脱离了物理距离的延伸,而是一种“反思”,人们在“闲逛”中寻觅心灵的平静。

“行走时最重要的因素永远只有一个:天空的广度和风景的亮度。”西方的诗人与学者“身”入城市与自然,让奇思妙想在行走中迸发,“City walk”成为了激发灵感与想象的途径。威廉·华兹华斯行走了一百七十五至十八万英里,行走之感与旅途中的人物故事成为了华兹华斯诗歌中的重要主题。在华兹华斯的早期诗歌中,“被打断的步行”是反复出现的写作结构,长途行走于山川、湖涧和街道,所遇之人、所见之景都成为了诗作内容,退伍军人、牧羊人、小商贩、被遗弃的妻子、流浪者都成为了鲜活的描写对象。贫困穷苦的人们迈着沉重的步伐,行走在或是壮丽俊美的自然,或是熙熙攘攘的街道中愈显苍凉。威廉·华兹华斯依靠一双脚,打通了英国的阶层壁垒,走向了平民与劳苦大众。

中国古代,“City walk”则凸显了“学”的重要价值。《史记·春申君列传》中出现“游学”一词,可以理解为在游历中学习。我国伟大先贤孔子常与弟子周游列国,在游历中以亲身经历为蓝本,对弟子进行启发和诱导,以游慧人,教学相长。如孔子及弟子在离开卫国到陈国去的途中,经过匡地,不想竟被囚禁,面对窘困的境地,孔子十分镇定,在《论语·子罕》中载:“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意味“周文王死了以后,一切文化遗产不都在我这里吗?天若是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也不会掌握这些文化了;天若是不要消灭这一文化,那匡人将把我怎么样呢?”表现了孔子置生死于世外,心系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并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弟子。

如今,“City walk”往往与随心所欲”“慢节奏”“沉浸式体验”等词语链接。潮流与趋势的背后是人们对心灵安适的渴望。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随性”“自由”“生命力”都成为了弥足珍贵的宝藏,漫无目的的“漫步”、走走停停的“慢步”,让人们深刻了解城市文化气韵、都市生活的多重质感,也让人们寻找到了获得美好、涵养身心的绝佳方式。

以足读城,惠而不费。从封闭的房屋到外放的街道,从钢筋水泥铸成的办公楼到别具特色的小巷胡同,从“沙发土豆”到“闲逛者”;“City walk”让我们在行走中丈量城市的广度,在具身探索中发现城市的深度,在用心体悟中读懂城市的温度,以最实惠的方式来一场身心解放,这是生活不在别处,而在此处的最好诠释。

(路鹃,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冠卿,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387期第8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