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house:北上广青年的“精神老家”
【文化中国行】
livehouse:北上广青年的“精神老家”
■ 路鹃 徐子琪
30岁的新晋打工人“翘班”也要去livehouse“去班味”,20岁的大学生“翘课”也要去livehouse。livehouse既是“半死不活”打工人的“强心针”,也是活成“吗喽”大学生的“兴奋剂”。迫切想要“活过来”的年轻人急需寻得一个逃离社会时钟的催促、躲避魔幻现实的“乌托邦”,于是纷纷投入livehouse的怀抱。
根据大麦《2021五一档演出观察》的数据显示,livehouse观演人次较2019年上升了326%。根据中国传媒大学《2022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总报告》数据显示,livehouse演出票房收入达10.02亿元。曾经贴着“小众”标签的livehouse肉眼可见地火成了当代年轻人的小型室内娱乐活动新选择。
livehouse已然成为当代大城市年轻人的“精神老家”,为挣扎在现实中的年轻人提供精神共振的专属领地。livehouse是live music house的缩写,特指小型的“现场音乐场所”。事实上,作为小范围内“精神共振专属领地”的特定场合古已有之,并且随着一代一代年轻人兴趣爱好的变迁,不断更迭产生新的形式。
回到中国古代,以戏曲为表演内容的小型室内展演便被称为“唱堂会”。戏班子被邀请到私人府邸、会馆等地包场唱戏,便可称为“堂会”。戏班子、曲艺人等为谋生计四处跑场,与今天作为livehouse主角的独立音乐人如出一辙。
livehouse的萌芽和成长始终与独立、反叛、疯狂这些关键词紧密相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诞生了摇滚乐这一富有“反叛”色彩的音乐类型。一部分的Pub和Club成为现场摇滚乐的展演所:Rock Pub和Rock Club。这就是livehouse的前身。
大名鼎鼎的披头士乐队就是从利物浦的洞穴俱乐部(The Cavern Club)走出来的。
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livehouse诞生于日本。1966年,披头士乐队世界巡演到访日本武道馆,掀起了日本摇滚乐的新高潮。废弃的仓库和工厂被选为了日本的摇滚青年们的表演场地。1973年,日本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livehouse——Coffee House Jittoku(中文翻译为“拾得”)在日本京都诞生。这是一家由老酒窖改装而成的展演场所。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青年自我意识的萌芽,摇滚乐和livehouse也悄然生长。1983年9月,北京第一家法国餐厅——崇文门马克西姆餐厅开业。这是中国最早具备 livehouse 特质的场所,为当时的中国摇滚青年们建造了一个“世外桃源”。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最早有livehouse特质的场所,马克西姆餐厅却不是人人都能靠近的。在北京职工平均月工资61元的年代,马克西姆餐厅的一顿饭就要花150元。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摇滚并不接近人民,摇滚只接近马克西姆。”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各类带有展演性质的酒吧作为中国livehouse的雏形,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个城市的角落冒了出来,出现了钛金实况演奏室、幸福俱乐部、club x、亚梦、忙蜂等许许多多名噪一时的音乐现场。入场券的价格也不再高不可攀,摇滚开始靠近以年轻人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这一年代年轻人们的疯狂表达,创造了一段被称为“中国摇滚黄金年代”的日子。
进入二十一世纪,各地的livehouse开始在跌跌撞撞中起步。2006年,北京星光现场成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家得到官方认可的livehouse。2007年,MAO Livehouse在一个建了四层隔音的旧工厂里正式开业。这里采用了富有创意的在手背上盖戳的检票方式,这种方式如今被很多livehouse沿用。
在livehouse里音乐人和乐迷、乐迷和乐迷之间都是平等的存在。作为表演人和乐迷之间区隔的“舞台”不会建得高远,乐迷和音乐人也可以适时开启打趣和对话,就像朋友之间,不存在追星过程中的“造神”倾向。有乐迷表示:“相比于浩浩荡荡的演唱会,livehouse比较‘小巧’,能够让我和乐队之间有更近的距离,冲击力更强,感染力更直接。”乐迷和乐迷之间更是“零距离”。livehouse里通常十分拥挤,气氛热烈时,乐迷们会和周围的陌生人一起拉手、跳跃、欢呼。
除此之外,livehouse里还有许许多多“自己人”独有的默契。比如,大家会用“金属礼”“跳水”“开火车”“pogo”“死墙”等“黑话”描述一些特定的动作或活动。大家还会通过特定的标志强调自己的“自己人”身份,比如红布扎着“哪吒头”或是红色方巾就是痛仰乐队的乐迷标志;东北大花袄布料的搭配则是二手玫瑰乐队的乐迷。
这些特有的默契、“黑话”和标志的存在,实际上为“live人”划定了圈内圈外的界限,使得“圈内人”更团结,也为“圈外人”的加入设置了门槛。所以在livehouse逐渐走进大众视野的过程中,网络上存在着许多类似“第一次去livehouse,如何装成经常去的样子?”“第一次去livehouse要做好哪些准备?”的提问。一旦新乐迷享受到了livehouse带来的放肆的快乐,乃至从某个乐队的表达中得到了共鸣,也便成了“圈内人”,一发不可收拾地沉浸在live所带来的热烈氛围中。
2017年,以livehouse的主要演出群体——独立音乐人为主角的《中国有嘻哈》《乐队的夏天》等爆款综艺播出。livehouse强势进入大众视角,成为更多人逃离现实的精神避风港,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肆意“发疯”的机会。在livehouse拥挤、黑暗、吵闹又热烈的环境里,年轻人仿佛实现了与现实世界的隔离。在几个小时的演出中,他们全身心享受此时此刻的疯狂,逃避理想与现实碰撞后产生的痛苦,享受一场酣畅淋漓的发泄。年轻人“不足为外人道”的情绪、苦恼、压力、困惑会被同样年轻着的独立音乐人大声唱出来,并且得到紧紧围绕在身边、有共鸣的乐迷簇拥——livehouse让城市里的年轻人短暂地觉得自己并不孤单。livehouse既像是城市青年的音乐巴别塔,在上帝介入前,要做的只有享受当下。
当《乐队的夏天》变成“捞五条人的夏天”时,乐迷作为“圈内人”的团结再次显现。2023年“#五条人被乐夏淘汰三次复活三次#”的词条登上热搜,五条人乐队和回春丹乐队接连被“捞”。
乐迷在不遗余力“捞”自己的宝藏乐队的时候,或许也在试图“捞”回自己“疯狂”过的时光,那是理想主义者不曾直面现实的“精神老家”。
(路鹃,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子琪,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